很多人认为笔迹推断人的性格,但是目前还没有人得出明确的数据说明两者之间有必然的相关。倒是1992年,心理学家Geoffrey A. Dean对于200余项关于笔迹和性格研究进行了元分析(meta-analysis),发现笔迹分析和性格的相关系数仅为0.12,也就是说笔迹学准确预测性格的比例不到2%。所以得出的结论,其实笔迹跟人的性格没有多大关系。 笔迹推断出人性格到底准不准既然笔迹分析如此不准确,为什么许多人还愿意相信呢? 首先,笔迹学的朴素思路迎合了大众的思维模式。性格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笔迹学将抽象的性格特征和具体的笔迹特点联系起来,通过语义联想建立起直观的对应关系,这套系统平易近人,能够满足一般人认识自我和他人的需求。 其次,在笔迹分析实践中,笔迹分析师经常会利用许多笔迹之外的线索来做出推断,所以听上去好像有些道理。比如一些分析者会基于历史人物或当代名人的手迹分析他们的性格,讲得头头是道,但这种分析其实是先了解了目标的性格特点,再把笔迹特征套上去。另外书写的内容也会提供线索,比如一段非常哀怨的文字的书写者更有可能性格忧郁,这样的推论和笔迹线索也没有什么关系。如上文所述,在严格的科学检验下,分析师的准确率就和纯粹的猜测差不多了。 最后就是著名的“巴纳姆效应”,也称为“福勒效应”。1948年,心理学家福勒通过实验证明,人们倾向于认为一些空泛的、笼统的描述特别符合自己,即使这些描述是随机选取的。星座、笔迹学之类的伪科学都利用了这种认知偏差,它们给出的预测推论都是大而化之、广泛适用的,巴纳姆效应使得我们很容易接受这样的陈述,认为其有些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