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稠”也就是血液粘稠,在医学上称之为高粘稠血症,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中老年人的身上。值得注意的是,血稠并不是高血脂。血液粘稠会导致血管内流通不畅,而高血脂则是因为血脂偏高导致的。 血液粘稠的危害 长期血液粘稠,会增加血管负担,从而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血液粘稠不仅影响着血管健康,也会诱发冠心病,脑梗、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等。血液粘稠会使得血流速度变慢,不仅会增加血栓形成的几率,也会导致心脑肾肺等器官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血液粘稠身体会发出3个信号 1、晨起后不明原因的头晕 在没有感冒的情况下,晨起的时候头晕、头脑模糊、不清醒、反应迟钝,等休息一会大脑又会逐渐清醒,这可能是血稠的表现。 2、吃完饭后就犯困 明明睡眠充足,却在吃完饭后容易犯困,大脑和身体处于困倦状态,常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症状,小心,这可能是血液粘稠,供血缓慢导致的。 3、看东西一阵一阵地视力模糊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视力也会衰退,但当你出现看东西一阵阵地视力模糊时,不要忽视,这可能是血稠导致的。血流不畅,血液粘度高,会导致氧分和营养物质无法及时供给视神经,继而出现阵阵模糊的情况。 养血管,切记“3要4不要” 【养血管3要】 1、要多吃低脂高纤维的食物 要合理饮食,多吃低脂高纤维的食物,低脂的食物如鱼肉、肌肉、植物蛋白等,高纤维的食物如糙米、燕麦、木耳、海带、芹菜、苦瓜等。清淡饮食,能避免血液黏稠。 2、要适当饮水 水进入体内后会在20-40分钟进入血液,可以起到稀释血液,改善粘稠的作用,因此想要养好血管,一定要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更不能用饮料代替水。 3、 要坚持运动 坚持运动不仅能够提高身体抵抗力,还能够让血液流动更加快捷,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从而改善血液粘稠的现象。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能让你避免血稠,保健好身体。 【养血管4不要】 1、不要熬夜 熬夜会促使身体激素大量分泌,影响血管正常收缩,从而使得血管内的垃圾不能够及时排出,血流速度变慢,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 2、不要抽烟 烟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物质不仅会伤害五脏,还会影响血管收缩、增加血液流量,导致血压上升,增加脑梗的发生几率。 3、不要久坐 长期久坐会使得血液流速变慢,尤其是对于下肢来说,很容易造成下肢静脉血栓,造成血管堵塞。 4、不要吃太多盐 吃太多盐不仅会增加高血压的几率,也会妨碍血管扩张能力,增加患上动脉硬化的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