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为人处事正文

每天学点礼仪学之处世礼仪

举报/反馈
为人处世是人生当中最深的学问,一个不会做人、不会处世的人,决不会有什么辉煌的成就。生活中,怎样对待人情往来,怎样对待朋友之间的距离,怎样营造一个和谐人际氛围,怎样才能做一个有人缘的人,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学习的。

  通晓人情往来

  通晓人情,就是要有一种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情感体验的态度。从正面讲,就是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好像肚子饿了要吃饭,应该想到别人肚子也饿了,也要吃饭;身上冷了要穿衣,应想到别人也与你一样。懂得这些,你就要“推食食人”、“解衣衣人”。通晓人情从反面讲,就是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爱面子,就别伤别人面子;你要尊重,就不能不尊重别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事,也不是没有人做。
  有人缘的人,才会广交朋友,受人欢迎。话虽这样说,但人情的“通”,人缘的“有”,是不能靠守株待兔的,天上不会掉下一张馅饼,人情要去做。

  李先生与赵先生在一家商场相遇,赵先生带着他的独生女,两人边走边谈些生意上的事情,当经过衣柜时,李先生注意到赵的女儿的眼光落在一件红色衣服上。第二天,李来到赵的家,送给赵的女儿一件红色的礼物,赵的女儿很开心。于是,赵先生与李先生的关系更近了一步。

  礼仪精髓: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为人处世离不开“人情定律”,不懂不察人情是不可以的。因为,人情是无根的东西,想要固定它,必须牢牢地掌握它。

  乐于帮助他人

  有一种说法,生活不需要技巧,讲的是人与人之间要以诚相待,不要怀着某种个人目的。因为,一旦对方发现自己是被你利用的工具,即使你对他再好,也只能引起他对你的敌意,并拒绝和你继续保持关系。

  对别人的帮助,要落到具体的行动上,不要只停留在口头上。帮助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随便帮帮,一种可能是一帮到底,做足人情。第一种帮助不能说它不是帮助,因为它也能给人带来某种好处,但随便帮帮的帮助不是真正的帮助,因为这种随便的帮助在关键的时候,总是不管用。第二种帮助才是真正的帮助,它能帮人彻底解决实际困难。我们时常用“两肋插刀”来形容朋友之间深刻的情义。也就是说,只有共患难的人是朋友!为什么呢?

  有些人,人缘看起来挺不错,新朋友一个接一个。但是真正需要帮忙的时候,只怕一个可依赖的朋友也没有。朋友自然也是由生而熟,在长时间的交往中,各种不同的思想见解,经由交流和冲突,而获致融洽。两个不同的东西,要完全融合,需要时间,时间是最好的考验。只有在面临变故的时候,能够共患难的人,我们才称之为朋友。帮助别人也离不开技巧。在具体的情景下,当你想帮助某个人时,你要注意具体方法,如何帮助他,才能使他真正得到你的帮助。一位残疾人坐在三轮车上上坡,但因坡度较大,他费了很大的劲也没上去。好心的你走上前,想帮助他,告诉他该怎样用力。你不知道,他此时最需要的,是你从后面推他一把,让他顺利通过这段道路。

  礼仪精髓:

  要获得真正成功的人际关系,就只能用爱心去和别人推心置腹地打交道。
重视对方的说话权

  在交谈时,许多人一门心思考虑自己接下去该说什么,对别人说的话一个字也听不进。由于经常误会对方的意思,使谈话难以进行。很显然,除非你对别人说的话感兴趣,别人才会重视你说的话。

  1.三思而后说


  这是最主要的谈话技巧,也是谈话时应遵循的原则。只有“三思”,你才可以将自己的观点梳理清晰,并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避免喋喋不休、泥沙俱下;只有“三思”,对方才会感觉到你的诚意,并对你的话给予重视;只有“三思”,才不会因失言而冒犯对方,这正是交谈时应极力避免的失误。

  2.选择双方均感兴趣的话题

  说话的吸引力来自于对话题的兴趣。当你与一位刚刚认识或不知底细的人交谈时,避免冷场的最佳方法是找出对方喜欢的话题。你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试探。一个话题谈不下去时,就换到另一个话题。如果谈话出现短暂停顿,不要着急,不必无话找话,沉默片刻也无妨。谈话是交流,可以涓涓细流,不必像赛跑那样拼命地冲到终点。

  3.一停二看三说

  “停”的意思是,没有想好不要开口,想好了但时机不妥不开口;“看”即察言观色,留心对方的举止神态,看他是否有兴趣继续这个话题,以及是否有兴趣听你发表见解。当你确定对方有倾听的兴趣而且你确能满足对方的兴趣时,这才从容不迫地说出你想说的话。

  礼仪精髓:

  谈话本身包括说和听,不要自以为是地垄断整个谈话,要给对方发表意见的机会,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谈话,以示尊重对方。对方讲话时,也可在适当时候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过一般不谈与正在议论的内容无关的话题。如果对方谈到一些棘手的话题,或者你认为他的观点你根本无法接受时,不必轻易表态或随声附和,可设法尽快转移话题。请记住,大多数谈话失误不是因为说话太少,恰恰相反,言多才会语失。


  不要流言蜚语

  为人处世,要懂得矜持;说话也要有城府。对于别人的隐私,能反映出一个做人处事的水平和礼节,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妥当处理。

  1.不要捕风捉影

  捉贼要赃,拿奸要双,这就要求我们说话时要有真凭实据,如果我们向对方说的悄悄话,如风如影,纯属无稽之谈,那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对一个人的隐私更是不可在私下信口开河,胡编乱造。如你说,均有家室的某男与某女在街道的林荫下拥抱亲吻,那情景真比演电影还卖力。若被听者传出,当事人可能恨你骂你,伺机报复你,甚至当面计较、对抗,要你说出个所以然来,你怎么说呢?把悄悄话再说一遍,请拿出证据来!你当时又没有摄像,又没有录音,怎么能够证明某男与某女曾有这种热烈的表演呢?只有掌嘴一下!不赔礼道歉还行么?人家本有如此这般的举动,而你并无证据,这样的悄悄话,属捕风捉影一类,是万万说不得的。人心难测,不一定对,但不无道理,我们说悄悄话也不能只图一时痛快,而不计后果。

  2.违纪泄密的话不要说

  小至单位大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都有秘密,我们只能守口如瓶,不可泄露。有的人轻薄,无纪律性,就私下把机密“悄悄”说出去了,弄得一传十,十传百,家喻户晓,有些心术不正的人如获至宝,拿去作为谋利的敲门砖,给单位乃至国家造成严重损失。即使诸如涉及人事变动的内部新闻,你也不要去向有关的人说悄悄话,万一中途有变,你如何去安抚别人呢?如果为此而闹出了矛盾谁负责呢?向亲友泄秘,不是害人便是害己。你一片热心向他说了悄悄话,他可能认为这是泄露机密,于是,他当面批评、指责你,甚至状告你,你的体面何在?有些人并不喜欢听那些悄悄话,他不领你的情,这就没有意思了。“多情应笑我,早生白发”,还是封锁感情,守口如瓶好。

  3.不流传悄悄话

  须知这世上有些人很怪,情投意合时无话不说,无情不表;一旦关系疏淡,稍有薄待,便反目成仇,无情无义,甚至添油加醋,不惜借此陷害,从而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殊不知,这些抖出悄悄话的人,也要吃亏的。我们知道,悄悄话大多是在两人之间传播。试问,你一个人能够证明我有此一说吗?甚至对方出于愤怒会狠狠还击,跟编小说一样编出你的悄悄话,以十倍于你的兵力将你置于有口难辩的境地。结果如何呢?所以,假使你听了悄悄话,也没有必要往外抖,任何人在这个世上都有一片自由的天地,还是讲究信义,以善良为本,何必让人反咬一口呢?

  最后,应该特别强调的是:讲秘密会陷你于不利,而听秘密同样也不安全。许多人因为分享了别人的秘密而不得善终。许多人打碎镜子,是因为镜子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丑陋。他们不能忍受那些见过他们丑相的人。假如你知道了别人不光彩的底细,别人看你的目光决不会友善,尤其是有权有势的人,会找机会打击你。

  礼仪精髓:

  听秘密也是落人把柄,尤其注意不要与比你强者分享秘密。秘密,听不得,讲不得。
遇物加钱逢人减岁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处世技巧是非常简单,但又是非常实用的,如果能够经常恰当地使用它们,一定会为你的人际关系的融洽度增色不少。例如,老百姓常用的“遇物加钱,逢人减岁”。


  “遇物加钱”与“逢人减岁”是两种在交际过程中针对人们的普遍心理而采用的投其所好和讨人喜欢的处世技巧。

  1.遇物加钱

  买东西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一种生活行为。人们普遍的购物心理是自己能够用“廉价”购得“美物”,通常那些善于购物的人都具有这样的品格,那是精明人的一种象征。也许我们做不到精明人的精明,也不一定都是善于购物者,但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购物能力能够获得别人认可的。所以,当我们购买了一件物品后,要是自己花了50元,别人却认为只需30元时,我们往往会有一种失落感,觉得自己不会买东西。相反,当我们花了30元买了一样东西后,别人认为需要50元时,我们又往往会有一种兴奋感,感觉自己很会买东西。正是这种购物心态的存在,“遇物加钱”这种说话技巧便有了用武之地。

  例如,张三买了一套样式挺不错的西服,李四知道市场行情,这种衣服两三百元完全能够买得下来。于是李四便在猜测价格时说:“这套西服不错呀,至少得花四五百元吧?”张三听后一定会非常高兴,往往会笑着说:“你没想到吧,我花200元就买下来了!”

  这里李四的说话方式是很有技巧性的。他在并不知道张三花了多少钱买下这套衣服的情况下,故意说高衣服的价格,从而令对方产生成就感,当然会使对方高兴啦。

  “遇物加钱”这个方法很能讨对方欢心,而操作起来又很简单,你只要对对方购买的东西的价格高估就可以了。当然“价格高估”也要注意,首先你要对商品的物价心里有底,其次是不能过于高估,否则收不到好的效果。

  2.逢人减岁

  只要是人,又有谁不希望自己永远年轻而不要过早地老去呢?所以,成年人对自己的年龄是非常敏感的。例如,你是一位刚刚30岁出头的小伙子,却被别人看作是中年人了,你的心里面能高兴吗?

  出于成年人普遍存在的这种怕老心理,“逢人减岁”这种说话技巧便有了讨人喜欢的“市场”啦。这种技巧的特征在于把对方的年龄尽量往小处说,从而使对方觉得自己显得年轻,保养有方等,进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举个例子,一位30多岁的女人,你说她看上去只有20多岁,一个60多岁的女人,你说她看上去只有四五十岁,这种“美丽的错误”,对方是不会认为你缺乏眼力,对你反感的。相反,她会对你产生好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如此,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逢人减岁”这种技巧通常只适用于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假如面对的是幼儿或少年,我们就要用“逢人添岁”(即把对方的年龄往大处说)的技巧效果会较好,因为他们往往有一种渴望长大的心理。

  礼仪精髓:

  “遇物加钱,逢人减岁”,说白了就是投其所好。当然,我们的出发点是光明正大的,我们的这种“投其所好”,无论是对自己、对对方还是对社会,都是没有害处的。相反,这种说话的技巧往往能给对方、给社会带来欢乐。对于这样“美丽的错误”与“无害的阴谋”,我们多说一些又有何妨呢?


  不要轻易树敌

  人与人之间,或许会有不共戴天之仇,但在办公室里这种仇恨一般不至于达到如此地步。毕竟是同事,都在为同一家公司而工作,只要矛盾并没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境况,总是可以化解的。你可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与你关系最密切的搭档,不知为何突然变得对你十分不满,他不但对你冷漠得吓人,有时甚至你主动跟他说话,他也不理不睬。有些关心你的同事,曾私下探问过,为什么你的搭档对你如此不满?

  可是,你究竟在什么时候得罪了对方?连你自己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直到有一天,你实在按捺不住了,索性拉着对方问:“究竟有什么不对呢?”但对方只冷冷地回答:“没有什么不妥。”双方的关系僵到了这个地步,如何是好?

  别急,既然他说没有不妥,那你就乘机说:“真高兴你亲口告诉我没事,因为万一我有不对的地方,我乐意修补。我很珍惜咱俩的合作关系。怎么样,一起吃午饭好吗?”

  这样,就可迫使他面对现实和表态。要是一切如他所言真的没事,共进午餐是很礼貌的行为。或者,邀他与你一起吃下午茶。在你离开办公室时碰上他,开心地跟他天南地北神聊一番。总之,充分发挥神侃的威力,尽量增加与他联络的机会,友善地对待,对方怎样也拒绝不得!

  另外,假如你另有高就,准备递交辞呈,肯定心里会想:那几个平时视我的痛苦为快乐的同事,一定很开心。如果趁此时,乘机向老板告他一状,岂不是很好?奉劝你要三思而后行!

  因为世界很小。说不定今天被你告状的同事,明天也会成为你新公司的同事,你将如何面对他?这岂非陷自己于危险境地?要是对方的职位比你高就更加不妙,所以何必自设绊脚石呢?此外,同行虽然是冤家,但同行间的往来还是不少的,你原来公司的上司没准正跟你新公司的上司是好朋友,一旦将你背后打小报告的情况相告,你以为你在新公司的前途会怎样?因为,所有上司都不会喜欢乱打小报告的下属。他们会想,整天忙于侦察人家的缺点,还有多少时间花在工作上吗?

  最好的办法就是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不要做“小人”,所谓“少一个敌人就等于多一个朋友”,开开心心地去履行新职,又与旧公司保持良好关系,才是上上之策。

  之所以强调“不轻易”得罪人,当然也是有道理的。当事有不可忍时,当正义公理不能伸张时,还是要有雷霆之怒的,否则就是非不分,黑白不明了。这种雷霆之怒的得罪固然有可能为自己堵住一条去路,但相信会开出更多的康庄大道。除了这一点,还是不得罪人好。

  所以,当你感到自己的利益被侵害时,不被尊重时,请想想,勿轻易动气。此外,也切记不要气焰高涨,盛气凌人,这种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的态度也很容易得罪人,而且常不自知。

  当然,在工作中,谁也难免会与人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产生一些摩擦和碰撞,引起冲突。这时候,如果处置不当,就会加深鸿沟,陷入困境,甚至导致双方关系的彻底破裂。特别是当与上司发生冲突,问题就更复杂了。善于给自己留后路的人都懂得“冤家宜解不宜结”的道理。他们首先从自身找原因,即使是上司错了也灵活处理,求和解。

  礼仪精髓:

  记住,敌意是一点一点增加的,也可以一点一点削减。中国有句老话:冤家宜结不宜解。相见就是缘分,既然同在一家公司谋生,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还是少结冤家比较有利于你自己。
对待别人要宽容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不忽视功利的环境里,但倘若太吝惜自己的私利而不肯为别人让一步路,这样的人最终会无路可走;倘若一味地逞强好胜而不肯接受别人的一丝见解,这样的人最终会陷入世俗的河流中而无以向前;倘若一再地求全责备而不肯宽容别人的一点瑕疵,这样的人最终宛如凌空于高高的山顶,因缺氧而窒息。


  曾有人把人比喻为“会思想的芦苇”,弱小易变,因而情绪的波动随时都在改变对事物的正确了解。人非圣贤,就是圣贤也有一失之时,我们何以不能宽容自己和别人的失误?

  宽容并不意味对恶人横行的迁就和退让,也非对自私自利的鼓励和纵容。谁都可能遇到情势所迫的无奈,无可避免的失误,考虑欠妥的差错。所谓宽容就是以善意去宽待有着各种缺点的人们。因其宽广而容纳了狭隘,因其宽广显得大度而感人。

  在日常生活中,当自己的利益和别人利益发生冲突,友谊和利益不可兼得时,首先要考虑舍利取义,宁愿自己吃一点亏。郑板桥曾说过:“吃亏是福。”这决不是阿Q式的精神自*,而是对做人的礼仪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清朝时有两家邻居因一道墙的归属问题发生争执,欲打官司。其中一家想求助于在京为大官的亲属张英帮忙。张英没有出面干涉这件事,只是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力劝家人放弃争执,信中有这样几句话:“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听从了他的话,邻居也觉得很不好意思,两家终于握手言欢,反而由你死我活的争执变成了真心实意的谦让。

  有这样一个女人,总在喋喋不休地向人们说邻家的污秽不堪。有一回她故意将一位朋友领到家里,指着窗外说:“您看那家绳上晾的衣服多脏!”可那位朋友却悄悄地对她说:“如果你看仔细点儿,我想你能弄明白,脏的不是人家的衣服,而是你自家的窗子。”

  是啊,我们在同一蓝天下生活,为什么不学着去宽厚地待人,而是去轻易地指责呢?即使脏的真是邻家的衣服,我们为什么不能表示理解和容忍呢?要知道,这样做不会给我们造成任何损失,只会令我们在方圆做人的道路上获得更大的成绩。

  努力去爱你不喜欢的人,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宽容。

  李美毕业后初入社会,在某合资公司外贸部就职,不幸碰上一个爱拍马屁、什么本事都没有的主管。此人每天下班后没什么事儿也要跟着日本科长拼命“加班”,无事生非,把白天理好的文章弄得一团糟,转眼出了错,又把责任全部推给李美。李美不是一个会“争”的女孩子,只好忍气吞声等日本科长长出“火眼金睛”,结果等了三个月,还是等不来一句公道话。一气之下,李美就去了另一家外资公司。在那里,她出色的工作博得了许多同事的称赞,但无论如何也没法使苛刻、暴躁的马经理满意。心灰意冷间,她又萌生了跳槽之念,于是向新加坡总裁递交了辞呈。总裁先生没有竭力挽留李美,只是告诉她自己处世多年得出的一条经验:如果你讨厌一个人,那么你就要试着去爱他。总裁说,他就曾鸡蛋里挑骨头一般在一位上司身上找优点。结果,他发现了老板的两大优点,而老板也逐渐喜欢上了他。

  李美依旧讨厌她的经理,但已悄悄地收回了辞呈。她说:“现在想开了,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放开心胸去包容一切、爱一切。换一种思维看人生,你会发现,乐趣比烦恼多。”她可以说已经成熟了许多,真正明白了宽容做人的道理。

  下面就是帮你实施宽容的几点方法:

  1.正视自己的怨恨

  没有人愿意承认他恨别人,所以我们就把怨恨藏在心底。但怨恨却在平静的表面上奔流,损伤了我们的感情。承认怨恨,就等于强迫我们对灵魂施行手术以求早日痊愈,即做出宽恕的决定。我们必须承认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面对另外一个人直接地说:“你伤害了我。”

  2.将错事与做错事的人区分开

  对错事本身感到愤怒,而不是对做错事的人感到愤怒。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重新估价这个人的优点、缺点,以及他做错事时所处的环境。

  3.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一位漂亮的女演员几年前在一次车祸中成了残废。她的丈夫陪伴着她,直到她几乎完全康复。然而,他却冷酷迅速地离开了她。

  她只好沉湎在对美好往事的回忆之中。对于未来,她只有愤恨。但最终她还是宽恕了他。她说:“如果我只是终日地沉湎于对他旧日情爱的回忆之中,整天只是怨恨他的冷酷。那么,我只有终日流泪的份儿,于我的身体有害无益。让过去的事情过去吧,我需要的是获得未来的幸福。”

  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年,每个人都是握着手而来,撒手而去,何必让那些怨恨和愤怒再纠缠心间,妨碍我们今天的幸福呢?

  礼仪精髓:

  宽容不但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种明智的处世原则,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常有一些所谓厄运,只是因为对他人一时的狭隘和刻薄而在自己的前进路上自设的一块绊脚石罢了;而一些所谓的幸运,也是因为无意中对他人一时的恩惠和帮助而拓宽了自己的道路。
做个招人喜欢的人

  一个招人喜欢的人,一般有以下良好的品质:

  1.世界观


  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是积极向上的。尽可能从好的方面、积极的方面去看待人或事物。谈论别人时总是讲别人好的地方。能够发现美。热爱生活。

  2.价值观

  淡化得失,好处尽量让别人多拿一些。不会斤斤计较。

  3.表达方式

  不让人觉得是在标榜自己。不因为自己的表现而压制他人,让别人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和施展空间。让人感到时时得到注意(哪怕是假象)。宽以待人,多鼓励,少指责、少泼冷水。

  4.创造性

  富于变化,勇于创新,不让人觉得沉闷。

  5.会学习。

  有悟性,学什么都快。

  6.幽默

  有时候不能太认真,那会令气氛紧张的。

  7.少唠叨

  有时对人的关心会不知不觉地转化成唠叨。这是很危险的,话题没有新意地简单重复只会让人心烦。尽管是知道为他好,但是这么多次的重复,也说明缺乏信任。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思想上进、善于包容的人招人喜欢。

  礼仪精髓:

  如果评价一个人是否招人喜欢,除了外表的因素以外,也许人们最注重的还是他的礼仪、修养和内涵。


  要有好人缘

  说到人缘,也许首先想到的是朋友吧,学生时代的同班同学、前辈、同乡朋友、朋友介绍的朋友,等等。当然,这些故交也是一种人缘。

  如果要想构建人脉网络,就必须要有好人缘。人缘好的人,在社会上的形象就好,社会评价也高。因此,也容易得到理解、支持、信任和帮助。一个人的人缘好坏,直接反映出这个人在社会上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所以好人缘在交往的时候显得尤其重要。

  人都是有感情的,无论是谁求人办事时,求的是同样的人,办的是同样的事,用的是同样的方法,人缘不同结果会大不一样。

  同事之间,本身就存有顾忌,防有戒心。如果平时不注重结交,人缘不好,那么关键时刻很难办成事。

  在人际交往中,谁都想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有个好人缘。因为办事讲人缘,成功靠人缘。没有好人缘,不知要失去多少成功的机会,干多少事倍功半的事情。

  如果说人脉是成功的普遍法则,那么好人缘则是建立人脉的基础。

  现实生活中注重讲人情、重关系,以至于有人说,某些事该不该为你办,首要的依据不是法律、制度和规则,而是你与他的关系如何。如果说这样的断言未免过分,那么在同等条件下谁优先一般要看关系,这是有目共睹的现象。

  不管它是否合理,只因它是现实存在的客观现象,你就不能不正视它,研究它,应付它,或者说不能不以正确的、健康的方法营造它。有了好人缘,你就有了构建人脉网络的阶梯。

  人缘,其实是一张人际关系的网。缘,有“边”的意思,你的边与别人的边系在一起,就成了关系。有人缘的人,才能广交朋友、受人欢迎。

  在某种意义上,人缘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支撑点。有了好人缘,你就能实现人生设计中的多种构想,没有好人缘,则会到处受挫,寸步难行。以下是获得好人缘的5种方法。

  1.要有容忍之心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人事纠葛,牵丝攀藤,盘根错节。世态百味,甜酸苦辣,难以胜数。人际关系中,有时发生矛盾,心存芥蒂,产生隔阂,个中情结,剪不断,理还乱,当何以处之?一种方法是“冤家路窄”,小肚鸡肠,耿耿于怀;另一种方法,倒是冤家宜解不宜结,“相逢一笑泯恩仇”。毫无疑问,后一种态度是值得称道的。

  2.做人要厚道

  在建立人际关系时,不能待人苛刻,使小心眼,“睚眦必报”。别人有了成功,不能眼红,不能嫉妒;别人有了不幸,不能幸灾乐祸,落井下石,更不能给人“穿小鞋”。

  3.要有人情味

  要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理解人。人与人相处,应当减少“火药味”,增加人情味。人都有三灾六难,五伤七疾,人吃五谷杂粮,哪能没有一点病痛。你能在人家困难的时候,善解人意,急人所难,伸出友谊之手,替人家排忧解难,将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4.以诚待人

  做人要坦诚,更要有一些“侠骨柔肠”,光明磊落,襟怀坦荡,使人如沐春风,这样才能有好人缘。

  5.要想人缘好,还要靠近“好人缘”

  有时候你可能有过这样的感觉,就是某某人在单位内很受欢迎,领导也喜欢他,同事也喜欢他,很有人缘;而有些人则是很少有人喜欢他,而且他也不喜欢别人,人缘儿很差,像个社会嫌弃儿一样。

  一般而言,大家都比较喜欢“人缘儿”。然而受到大家普遍喜爱的原因则是千差万别的:或是因为他诚实可信,值得信赖;或者是因为他沉稳老练,办事踏实;或是因为他知识丰富;或是因为他机警灵活,善处人际关系,甚至是因为他是“重量级人物”,等等。

  总之,他有某一方面或者多方面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

  在你选择朋友,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时,最好能选择人缘好的人,而且能使他与你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越好。能够把他吸收到你的人际关系网络中,使之成为你要好的朋友,无形中就大大增强了你的人际关系网络的能量。要是你的人际关系网络全部都由人缘好的人组成。那么,你的人际关系网络的能量将是巨大的。

  礼仪精髓:

  毫无疑问,人缘好的人往往办事顺利,笑到了最后。要想拥有好人缘,就必须做必要的感情投资。人缘如同武器,平时很少用,但不用的时候必须精心维护,如此才能在用的时候得心应手。
注意自己的第一印象

  人与人相见,投缘者往往“一见如故”。为什么会一见如故呢?这就是第一印象造成的神奇效果。因此说,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开启人脉之门的钥匙。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构建人脉时,怎样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注意你的仪表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公众场合人总是趋近衣着整洁、仪表大方的人或衣着略优于自己的人。这种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见到,没有人愿意同一个不修边幅、肮脏邋遢的人在一起。

  人的衣着服饰同一个人的地位、身份和修养连在一起。为获得良好的初次印象,穿着上一定要注意身份和场合。一个电影明星打扮得妖艳一点,人们会觉得比较正常,但一个中小学教师涂脂抹粉、穿着妖艳就会被认为不合身份了。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穿着得体、整洁,尽力为自己给人的第一印象加分。

  2.注意你的脸部表情与眼神

  在我们身边,与人交谈面带笑容、听人说话时表现出专注神情的人一般都是人际关系很好的人。表情不仅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和修养,还可以弥补自身的一些先天不足,也可以掩盖自己的一些缺点。真诚的微笑会使一些人成为交往中的常胜将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交往中,眼睛被对方注视得最多。两个人见面时即使没有开口说话,从目光上就可以判断出心理优势的一方。所以在第一次与人见面时要善于有效地运用自己的视线,也要学会了解对方视线的含义并随时调整自己的视线。眼睛可以直视对方,但不要引起对方的不愉快,在异*交往中尤其要注意。

  3.注意你的谈吐

  想要通过谈吐来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要分析自己的声音,研究一下自己的声音效果,因为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说话的速度、声音大小、音质和口齿清晰度等特点和说话方式、说话内容同等重要。

  我们要使别人对自己的声音有好的感觉,应当注意四个方面。一是会根据房间大小、听众人数、噪声量、说话内容,以及本人的情绪来决定自己的说话速度,同时要学会停顿。二是要能控制声音的大小,保证自己的音量既能强调重点,又能让对方了解谈话的内容。因此,高亢和低沉各具魅力,关键在于要适合当时的环境。三是要消除破坏音质的因素,让自己的音质成为对方注意的因素。四是要咬字吐句清晰,首先让对方容易听懂。在谈话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准确而又得体的称呼,而且对方也很愿意接受这种称呼。在表述上,委婉是一种很恰当的方式,含蓄也是有修养的表现,这些都能给对方一种受尊重的感觉。此外,说话幽默风趣也非常重要。

  4.学会倾听

  “说”是一门艺术,“听”也是一门艺术。听人讲话要像自己讲话一样,保持饱满的情绪,用心地理解对方讲话的内容,即使你已经听懂了对方的意思,也应出于礼貌耐心地听下去,要善于做一个谦虚的听众。同时,不要边听人家讲话,边做与谈话无关的事,这是对他人的不友好表现。

  5.注意你的言谈举止

  行为动作是一个人内在气质、修养的表现。男子的举止讲究潇洒、刚强,女子的举止要注意优美、含蓄。要讲究自己的站立和坐的姿势、走路方式,以及一些习惯性动作。身体接触也是沟通的重要手段,见面时有分寸地握手,既得体,又表现了热情、开朗的性格,对于建立第一印象是非常有利的。初次相识,斜坐在椅子上显得缺乏修养,行为随便;远离他人讲话表示与人有心理距离,不接纳他人;目光游离则表明不把他人放在心上。所以,在交往中,一个善于修饰自己言谈举止的人,会十分注意上述几个方面,从而赢得很多人的好感。

  6.从帮助他人开始

  在心理学中,帮助是广义的,既包括情感上的支持,对于痛苦的分担,观点的赞同,建设性的建议,也包括困难解决上的协助和物质的支持。人际关系中存在功利原则,即任何一个人,只有当一种人际关系对他们来说是值得的,他才愿意并试图去建立和维持。因此,以帮助为开端的人际关系不仅使良好的第一印象确立起来比较容易,而且使心理距离可以迅速缩短,使亲密的关系很快建立起来。如当他人有难之时,我们能及时给以帮助,使其远离危难,对方一定会对我们有很高的接纳性,从而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比较亲密的关系。帮助他人不一定非要对方遇到重大困难时,它可以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上,如热情地给陌生人指路,在公共汽车上给人让座,他人拎不动东西你过去帮个手......慢慢地,通过帮助他人,你可以获得许多朋友和快乐。

  7.接纳他人

  如果你不相信任何人,你也就不可能接纳任何人。虽然交友要有选择,但在没有了解对方之前,不要首先就全部否定,这会使你失去很多真正的朋友。实际上,根据人际交往的交互原则,你不信任别人,别人也就不会信任你;相反,你以坦诚友好的方式待人,对方也往往会以同样的方式待你。毕竟,在这个世界上,绝对的坏人是极少极少的,我们要善于调动他人个性上的优点。

  礼仪精髓:

  天生我材必有用。无论你的专长是得自专业训练,还是业余摸索,都可转化成一股强劲的人际关系动能,千万不要自卑,更不要忽视第一印象。
君子之交淡如水

  很多人误以为好友之间应该无话不谈,亲密无间,却不晓得过多了解别人的隐私和过多介入别人的生活于人于己都是负担!无论你和朋友多么知心,都须明白“疏不间亲、血浓于水”的道理,你的朋友最亲近的人是他的配偶、子女和父母,而不应是你。生活中常见的一幕是:约朋友周末出来聚聚,朋友说要陪老婆或女友,于是你便讥笑朋友“重色轻友”。其实,“重色轻友”也没什么不对,无论多要好的朋友,都不应占用对方太多的时间,不应过多介入对方的家事,不要经常性地无事拜访或经常做不速之客。


  中国人一向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既表达了对上述“亲密无间”行为的反感,也反映了现实的无奈--朋友之间多年不见会产生疏离感。尽管现在有了电话、E-MAIL、QQ等电子通信方式,但这样的联络只能让人们产生进一步的疏离感。所以,朋友之交不仅推崇“淡如水”,也要注意不时“加点盐”,多聚一聚,见见面。中国人的价值观是“见面三分亲”,而不是“相见不如怀念”的潇洒。

  中国人把人际关系称为“圈子”,是一个非常贴切的称呼。中国人以自己为圆心,把自己周围的人按照亲疏远近来画“圈子”:最里面一圈是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稍外一圈是亲朋好友等友人,再外一圈是邻居同事等熟人,最外一圈就是素不相识的外人。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要遵循“先里后外”的顺序,按照远近亲疏的不同关系,给予不同分量的砝码。西方人崇尚人权,人权也就是人们相互平等对待。可是西方的人权观念到了中国就变了滋味,中国人并不主张人人绝对平等,而是主张相对平等。比如,对亲人给予九分关照,好友给予七分关照,一般朋友给予五分关照,熟人给予三分关照,这样就“摆平关系”了。如果一个中国人违背了“内外有别”的原则,对亲朋好友与陌生人一视同仁对待,没有维护人际关系,就要遭到众叛亲离的悲惨下场。

  礼仪精髓:

  如果希望友谊长久而稳定,就要做好关系维护的工作。过于亲密或者过于疏离都不利于长久地保持友谊。

  

  公共场合不提私事

  不管对方是你的新朋友还是老朋友,都不要在公众场合提私事。因为,人多嘴杂,你提出私事可能不方便,可能不合时宜,也可能上不了台面,只有在私下说才合适。

  有一个人去找一个做老板的朋友办点私事,正巧他的老板朋友与几个客户正在谈生意,他便请老板的秘书通报一声。

  秘书走进来对老板说:“您的挚友在门外等候,我说您现在正忙,可他执意要见您。”

  于是老板对秘书说:“那就先让他进来吧。”

  没想到这位朋友一进门,便滔滔不绝地把自己的事对老板说了。老板好几次示意他先停下来,待会儿等自己同客户谈完了再说,可是这个人凭着自己与老板的多年交情,根本就没理会。客户看实在无法与老板谈了,就说:“你先跟你的朋友谈吧,我们改天再来。”客户说完就走出了老板的办公室。

  就这样,一桩很挣钱的买卖被朋友一桩私事给搅没了。当时老板真想大骂朋友一场,可是老板心想:算了吧,毕竟是多年的朋友,以后不跟他来往就是了。从此,老板再也不理他的这位朋友了。

  古人说“买货看颜色,说话分场合”,说的就是不要在公众场合提私事的道理。

  有些人在公众场合,不理解别人所处的境地,而只顾提自己的私事,有时不慎还会说出不应该说的话。这不仅不利于人际交往,还有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礼仪精髓:

  在公众场合,最好不要提私事。为人处世都应根据不同的场合,“因地制宜”地进行,千万不能无视大众场合的各种潜规则,只管自己高兴,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是一种失礼行为。
 自尊而不自负

  自尊心人皆有之。自尊的人在交往中很有自信心。因此,他们在与他人见面和交谈时能够做到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遇到强者,不会自惭,失去风度;遇到可能遭受的误解或困难,毫不气馁;遇到人格蒙受侮辱,则敢于挺身而出,进行自卫;遇到弱者,会同情帮助他们。总之,自尊的人在交际应酬中总显得一身豪气,游刃自如,也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在社交中,自尊心强的人往往性格活泼,喜欢接触人,好胜心强;他们喜欢说心里话,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却不专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他们很容易兴奋、冲动,却很难抑制这种兴奋与冲动。

  自尊心较为平常的人能够较自由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说话办事能够考虑场合和对象。他们把人与人之间关系看成是美好的,不多愁善感,却容易满足,不求进取;当受到批评和指责时,不会为此感到烦恼不安,但会引起很大的警觉。

  自尊心弱的人往往自卑自贱,不相信自己,整天无精打采。他们既感到孤独不幸,又不喜欢交际;他们以沉默回答别人的挑逗,好像有什么灾难威胁他们。显然自尊心太弱是不利于交往的,倘若把自己看成是生活舞台上可有可无的角色,自觉得事事不如人,自轻自贱,自暴自弃。那么,便会永远窝囊地活在世上,无益于在社会立足和处世。

  那么,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自尊心呢?自尊,有自爱、自重之意。具体来说有这样几种含义:

  (1)爱护名誉。墨子讲:“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名誉是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是社会对一个人价值的衡量。人生在世,应该爱护自己的名誉,并且把这与爱护集体的荣誉统一起来。

  (2)爱护自己的历史和前途。历史是自己的过去,前途是未来。自尊,就要爱护自己的历史和前途。

  (3)爱护自己的生命。随便糟蹋身体如狂食暴饮之类,随便糟蹋生命如轻生之类,显然都不是自爱的表现。

  (4)爱护时间。一切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中,没有时间就没有一切。爱护自己,就不能不爱护时间,要一以贯之,并赋时间以意义。

  (5)爱护人格。人格即人品,人的道德品质。人格囊括了情操和志趣,谦逊和自尊,忠诚与信义,正直和诚实,勇敢和谨慎,俭朴与慷慨,廉洁和奉公,热忱与淡泊,等等。

  简而言之,自尊就是自己瞧得起自己,不因自己的地位低微而自贱,也不因职业平凡而自卑。可现实生活中总有人做不到这一点,觉得自己这也不舒心,那也不如意,自怨自艾,妄自菲薄。

  在人生过程中,自尊是立世之“方”,而尊人则是处世之“圆”。我们在强调自尊的同时,更应重视尊人。自尊与尊人是和谐统一的。过度的自尊会变质为自负,而自负就是不尊重别人。自负的人突出的表现是:喜欢轻易否定别人的意见,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强加于人;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把别人的成果贬得一文不值;遇到事强行给人当家作主,干涉别人的私事等。

  礼仪精髓:

  在与人交往时,人们往往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不能设想,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能够处处得到别人的尊重。


  坦诚而不粗率

  人与人交往需要坦诚,也就是说要坦白诚恳。立身处世刚正不阿,与人办事真心实意,言之有理,行之有节,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假如心口不一,见风使舵,阳奉阴违,两面三刀,就不是坦诚的态度,是不可能有益于交际的。坦诚是人的一种优良品质,它能使交往轻松、愉快,使友谊天长地久。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精心研读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中的问题时,忽然发现了令人难以觉察的错误。陈景润心想:究竟是数学家的笔误,还是自己知识的浅薄?他彻夜不眠,反复验算,终于确信自己的见解有助于改进他的问题。于是提笔写成一篇论文,并附有一信,坦诚谦和地对华罗庚说:“明星上落下的微尘,我愿帮你拭去。”

  由此可见,坦诚可以帮助你回答一些不友好的提问,以及一些不好直接回答的问题。应该说,这就叫“分寸”。

  坦诚也是男人风度的一个标志。女性往往不喜欢腼腆的男人。她们往往认为那是不成熟的表现。但是坦诚并不等于粗鲁、轻率。

  比如,当你被介绍与一位女性认识时,你可以坦诚地向她介绍一些关于你的故事,或主动找一些适当的话题。但你切不可谈及一些涉及到对方私人的问题。譬如年龄、收入、婚否,等等,这些都是私人的秘密,除非她愿意主动告诉你,否则,你切不可贸然询问,那是很失礼的。一些男人都有大大咧咧的毛病,交谈过程中不随时注意对方的神色,不注意用一些新鲜有趣的话题吸引对方,使对方不愿意与你交谈下去,而你的唠唠叨叨,喋喋不休太令人生厌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小伙子与老人或孕妇争夺座位、对女士出言不逊或粗言秽语的事情,这些都是现代文明所不屑的。正如一个女孩子所言:“我衡量好男人的标准是--他对女人坦诚亲切,我讨厌粗暴无礼的人。”对此,应该引起每个人的注意。

  礼仪精髓:

  坦诚并不简单等于粗鲁、轻率。粗鲁轻率的人往往信口开河,捕风捉影,凭主观想象断言,说话办事不负责任,只图一时痛快,不看对象,不讲方式方法,不分场合地点,不顾后果乱说乱讲,误以为“心直口快”就是坦诚。

上一篇:公关人员如何调整心态

下一篇:公关人员如何得体着装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人生好难!小时候以为可以对抗世

教师礼仪知识

提高你修养的100句话

教你处理人际关系

推荐阅读

朋友之间怎么相处?

人际沟通学问大 与七种人“交锋”要注意分寸

人生经验的4句话,你明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