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百科(2)正文

台钓新手如何快速入门?

举报/反馈

台钓即台湾钓鱼技法,因用之有效且立竿见影很快就风靡全国各地,可分为休闲钓和竞技钓两种,其中休闲钓提倡用简单的钓具轻松上阵,而竞技钓则要配备精良且实用的钓具,下面一起来看一看台钓新手如何快速入门吧!

台钓新手如何快速入门?

一、钓具

1、钓竿:台钓竿是专用于台钓法的鱼竿,俗称四六、三七、二八竿,特点是长节、质轻、径细,因硬度不同分为软竿、硬竿、超硬竿,可从向心力、软硬度、受力均匀度等方面评判质量。

2、钓线:台钓的钓线由两部分组成,从竿尖到八字环的这一段叫做主线,八字环以下的叫做子线,要求柔软、切水性好、高抗拉,同时要根据对象鱼、钓竿、水情等因素选择钓线的型号。

3、鱼钩:台钓为了能快速摘钩卸鱼往往用无刺钩,例如新关东钩、无刺袖钩等,鱼钩大小和钩型要根据目标鱼选择,例如主钓鲫鱼时可用自重小的无刺袖钩,主钓鲤鱼则建议用新关东钩。

4、浮漂:台钓用的浮漂一般是立式浮漂,最好是上下尖、中间大的流线型,同时漂尾的颜色要鲜艳醒目,具体用什么漂要根据鱼情、水情、季节、鱼竿长短、视力好坏等因素来综合确定。

5、钓饵:台钓用的饵料一般是饵料厂商加工并包装好的商品饵,作钓时可根据鱼情、水情等灵活调整味型,另外台钓对饵料的雾化和诱鱼效果要求非常高,目的是确保作钓时能诱钓合一。

台钓新手如何快速入门?

二、调漂

1、重铅找底:重铅找底的目的是为了测量水深,实际上就是粗略的掌握水底到浮漂之间的距离,使心中有个较为粗略的估量。

2、下挪浮漂:浮漂向下挪动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调漂时双钩都能离底,这样调漂时线组产生的重力才能与浮漂产生的浮力平衡。

3、调剪铅皮:浮漂完全沉入水中且已知钩与浮漂间的距离小于水深,此时通过剪铅皮使浮漂浮出水面时双钩肯定都是离底的。

4、挂饵找底:挂上饵后浮漂势必会下降或再次沉入水中,也就是通过双饵的重量判断浮漂的浮力大小并决定是钓灵还是钓钝。

5、调整浮漂:空钩时浮漂露出四目,挂饵后剩两目说明饵重两目,再往回调到浮漂露出两目,此时双钩一钩平躺一钩轻触底。

台钓新手如何快速入门?

三、灵顿

1、调灵钓灵:调灵钓灵多在鱼不怎么开口吃饵时使用,调漂时空钩调四目以上,作钓时浮漂在二目以上。

2、调灵钓钝:调灵钓灵多在鱼吃饵有试探行为时使用,调漂时空钩调四目以下,作钓时浮漂在二目以下。

3、调钝钓灵:调钝钓灵多在鱼会互相干扰吃饵时使用,调漂时空钩调四目以上,作钓时浮漂在二目以下。

4、调钝钓钝:调钝钓钝多在鱼很多但却不开口时使用,调漂时空钩调四目以下,作钓时浮漂在二目以上。

台钓新手如何快速入门?

四、调钓

1、调四钓二:调四钓二指调漂时空钩浮漂露出四目,钓时挂上双饵后浮漂露出二目,这种调钓方法对水底地势要求很高,最好是平的,若不平每次抛竿钓目会有变化而影响钓鱼。

2、调五钓二:调五钓二指调漂时空钩浮漂露出五目,钓时挂上双饵后浮漂露出二目,属于调钝钓灵,主要针对生口鱼,这种鱼基本没有被钓过,吃食比较生猛,没有什么警惕性。

3、调五钓五:调五钓五是钓灵和钓顿的临界点,双饵在水底下的状态是下饵躺底且子线稍微弯曲,上饵轻触底,双子线分开呈“人”字型,这种调钓方法能滤掉小杂鱼和滑口鱼。

4、调六钓三:调六钓三指调漂时空钩浮漂露出六目,钓时挂上双饵后浮漂露出三目,这种调钓方法双饵的状态是躺卧在水底的,优点是可防止杂鱼闹窝并能过滤滑口鱼的假信号。

台钓新手如何快速入门?

五、漂相

1、黑漂:黑漂别称闷漂、拉漂,特征是整个浮漂都被拖入水中,钓鱼时出现这种漂相要么是小鱼闹窝,要么是个体大且吃饵凶猛的鱼在吃饵。

2、顿漂:顿漂别称顿口,特征是浮漂到位后出现有力下顿动作,小的可能不到小半目,大的可到1~2目,早春和冬钓时顿漂抬竿中鱼率极高。

3、顶漂:顶漂别称送漂、抬漂,特征是浮漂到位后出现上浮动作,小的可能上浮小半目,大的可上浮1~2目,尤其是钓鲫鱼时最常出现顶漂。

4、点漂:点漂的特征是浮漂上下轻微跳动或晃动,出现点漂是鱼触碰钓饵的信号,表明鱼已经发现钓饵且可能要吃钩,此时要随时准备抬竿。

5、斜漂:斜漂的特征是浮漂先点动再沿水面边倾斜边下沉,此时抬竿中鱼率极高,这种漂相一般是草鱼和青鱼且下沉速度越慢个体往往越大。

6、抢漂:抢漂的特征是钓饵刚一落水浮漂就被拖走,出现这种漂相一般是白条、翘嘴等上层鱼类在抢食饵料,但也可能是鲶鱼等凶猛的鱼类。

友情推荐:爱钓鱼 https://www.de62.com 是一个分享钓鱼、吃鱼的网站,内容包括钓鱼常识、钓鱼技巧、钓鱼饵料、钓具选择、鱼的吃法等相关知识。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呼啦圈减肥是往一个方向好还是两个方向

药物中毒有潜伏期吗

出去旅游需要准备肠胃药吗

孕前过量补充维生素片会致难孕吗

推荐阅读

hiv两次检查假阳性吓死我了

桔子树移栽需要剪叶吗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原因及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