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社会的发展,灵活就业人员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这些自由职业者往往需要自己承担全部或部分的养老保险缴费,而其中涉及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计算个人账户中的养老金。 关于灵活就业养老金个人账户计算如下: 个人账户养老金=(金额 利息)/系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算公式: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2*缴费年限*1%。个人养老保险是按缴费基数的20%缴纳的,其中缴费基数的12%划入统筹账户,缴费基数的8%列入个人账户。 以后退休时计算养老金金额同样分二部分。 一部分是从统筹账户中计算,就是基础养老金:另一部分从个人账户中计算,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企业按本企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由自己负担。 举例计算参考: ![]() 假设有一位灵活就业人员小孙,他选择以社会养老保险的方式为自己的未来提供保护。由于他是自己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因此他需要承担全部的20%的缴费比例。其中,只有8%会记入他的个人账户,而另外12%则进入统筹账户。 在小孙选择了不同的缴费基数后,他将会得到不同的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假设小孙选择了5000元作为缴费基数,那么他每年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为5000×20%=1000元,其中8%即400元会进入他的个人账户。假设小孙一共缴纳了30年养老保险,那么他个人账户中的总余额将是400×12×30=144000元。 在小孙退休后,他可以领取到的养老金主要包括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是由统筹账户中的资金支付的,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由个人账户中的资金支付的。 假设小孙所在地区的平均工资为5000元,小孙缴费年限为30年,那么他可以获得的基础养老金为5000×(1 1)/2×30×1%=1500元。而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则可以通过个人账户余额和计发月数来计算得出。假设小孙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那么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则为144000/139=1035.97元。 因此,小孙可以获得的养老金总额为1500 1035.97=2535.97元。这个数额虽然不高,但是对小孙来说仍然是一份重要的养老保护。当然以上的计算并没包含个人账户金额产生的利息,计上利息实际上小孙的养老金会更高一些。 温馨提醒:由于不同地区的平均工资可能存在差异、不同的退休年龄计发月数也不一样,因此灵活就业人员需要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区和退休年龄来计算自己的养老金。 友情推荐:中睿百科网(https://www.ws46.com),分享百科小知识,这里汇聚了知识问答、生活常识,帮助用户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