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养老金调整补发正式完成,2022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享受7个月的养老金补差,并从八月起按照新标准领取。从8月起,一些退休人员将面临重新计算和补发养老金的情况,养老金调整和养老金重算补发是两码事。那么养老金即将重算补发,退休人员能补发多少钱?接下来就随漂亮女人街小编一起来看看。 2023年养老金重算计发最新进展: 时间来到8月上旬,这个月大家要注意核对养老金金额,因为将会按照上调之后的养老金标准、给大家发放“退休工资”,会比1~6月份的金额要高。而且从8月算起、下半年有大量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将重新核算,并补发一大笔钱,很多人关心30年工龄的人能补发多少钱呢?答案来了。 ![]() 我们知道,今年1月以来退休的人员、其实领到的养老金并不是正式待遇,而是临时预发性的,相当于给你少发钱了,这是因为每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今年1月份以来退休的职工,只能临时使用上一年度相关的数据,这个数据肯定是低一些的。 那么各省的2023年新计发基数在第三季度左右也会陆续公布(每年基本都是在8月之后),所以新数据启用后、各地的税务部门、社保局将会给大家重新核算待遇,让你领到正式的养老金。比如去年上海市就在9月份内全面重算补发完毕了、速度非常之快! 而且去年有大量的网友也留言证实了此事,比如广东网友去年分享自己补发了1175元,也有人表示自己补发了800多元。工龄最能体现一个人为我国和经济建设所做的贡献程度,那么30年工龄的人,今年能补发多少钱呢? 其实,今年各省的计发基数肯定会比去年高,而且工龄并不是影响重算补发金额的唯一因素,每个人补发的金额多与少,与下面这五个因素都有关,分别是工龄、指数、补发月数、基数增长额等,具体看一下。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最近这三年,大家重算补发的金额各不相同,有人几百元、有人1000多元、有人几千元,原因就在于此!总体来看,事业单位人员由于有视同缴费工龄、过渡性养老金重算补发——所以工龄更容易达到或超出30年,所以常常重算补发的金额更高一些。 我们再看一下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就知道养老金重算补发和工龄的关系了: 从上面的公式中可以看出,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都与当年的养老保险计发基数相挂钩,所以有过渡性养老金补发的人、以及工龄/缴费年限很长的人,重算补发的金额自然高一些。我们下面同样是“30年工龄”、同一个地区的企退和事退人员来举例计算、对比一下。 (1)事退人员30年工龄: 假设某省一位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罗大爷,今年2月领到第1笔养老金、工龄30年、视同缴费工龄22年,有过渡性养老金,养老缴费指数2.5,今年计发基数9282元、去年8682元(基数今年涨了600块),因此他就需要补发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两部分钱,按照上文中的养老金的公式对应计算如下: 基础养老金每月补发差额就是:(9282-8682)×(1 2.5)/2×30×0.01=315元; 过渡性养老金每月补发差额就是:(9282-8682)×(1 2.5)/2×22×1.3%=203元; 那么罗大爷,上面两部分补发金额加起来就是203 315=518元每月,假如他补发6个月,那么就是3108元,这的确是算比较高的! (2)企退人员30年工龄能补发多少?情况不同了。 假设同省一位企业退休工人许大爷,也是今年2月领到第1笔养老金、工龄同样30年、无过渡性养老金,养老缴费指数1.0,计发基数和上文一样涨600块,因此他的补发金额就是只有一个部分: 基础养老金月补发=(9282-8682)×(1 1)/2×30×0.01=180元;他俩是同一个地区、而且也是同样补发6个月,180×6=1080元,很明显同样是30年工龄、企退的许大爷大约只有上面事退罗大爷的三分之一,即3108÷1080=2.88倍。 这说明由于事退人员有过渡性养老金补发、养老保险缴费指数更高、有视同缴费年限,所以常常重算补发金额往往更高一些,去年也有这个规律,目前有几个地区的2023年计发基数有动静了,汇总如下。 综上所述: 8月起,养老金将迎来重算补发,30年工龄的人能补发多少钱?其实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有无视同缴费年限、有无过渡性养老金补发、个人缴费指数的高与低,都影响着补发金额多少。这下你明白了吗? 况且,这个针对的是2023年1月以来的退休人员、如果不在此范围,工龄达到了30年也不会有重算补发,那你有份吗? 2023年养老金重算补发,能补发多少钱? 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标配,而对于有视同缴费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来说,还包括过渡性养老金,不过,大多数退休人员没有过渡性养老金。下面看一下养老金计发公式: ①基础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1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 ×缴费年限×1%;②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③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养老金计发系数。 根据计算公式可知,养老金计发基数替换,受影响的待遇只包括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跟个人账户养老金无关,也就是说只对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进行重算补发。 2023年养老金重算补发公式 我们退休人员如果掌握了养老金重算补发公式,就能很容易计算出养老金重算补发差额,有没有养老金重算补发公式呢?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社保养老金知识,我们得出以下补发公式:①基础养老金重算补差=养老金计发基数涨幅×(1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 ×缴费年限×1%×补发月数;②过渡性养老金重算补差=养老金计发基数涨幅×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补发月数。 由此可以得出,养老金重算补发差额与养老金计发基数涨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补发月数有关。很显然缴费年限长的人、养老金计发基数涨幅高的地区、缴费指数高的人,养老金重算补发会更多。 2023年养老金重算补发的条件,看看你符合条件吗? 年龄要求 养老金重算补发的第一个条件是年龄要求。根据法规,申请人需要年满60岁才能享受到养老金的重算补发。当然,在特定职业群体中可能会有特殊的年龄法规。 缴纳养老保险时间要求 其次,缴纳养老保险时间也是资格的重要条件。申请人需要在养老保险制下有一定的缴纳年限。这一标准的制定考虑了个体的养老保险积累,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程度。不同工作类型和社会身份可能对缴纳年限有不同的要求,以更公平地照顾各类劳动者。 个人收入和财产状况 最后,申请人的个人收入和财产状况也是影响资格的因素之一。法规一定的收入水平限制,以及对财产状况进行综合评估。这是为了确保资金优先用于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同时防止滥用和不当分配。 符合条件的待遇和福利! 综上所述 8月起,大多数地方将会迎来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的窗口期,一旦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确定后,随之就会对养老金重算补发,但是重算对象是今年1月后退休的人员,并非所有退休人员都能重算补发。具体重算补发差额,与养老金计发基数涨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补发月数有关,也就是说补发金额因人而异、因地而异。 友情推荐:中睿百科网(https://www.ws46.com),分享百科小知识,这里汇聚了知识问答、生活常识,帮助用户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