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年限对养老金待遇有什么关系? 社保缴纳15年、25年对待遇关系最大的莫过于养老保险了。 养老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类。 职工养老和居民养老都要求累计缴费满15年,但是职工养老在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可以领取养老金,而居民养老则要求参保人满60周岁才可以领取养老金。 那么,交满15年是否可以不用再交了? 首先,根据法律法定,单位必须给在职员工缴纳社保,其中就包含职工养老保险,因此如果一直工作到退休,养老保险也是要一直交哦。 其次,考虑到各种现实状况,比如离职、创业、或者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等,养老保险累计缴纳年限满15年后,到了法定的年龄就可以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 那,养老保险交15年和25年的区别究竟是什么? 我们以职工养老为例子,先简单介绍一下养老金的构成: 基础退休金 个人账户的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可估算为本人平均月缴费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的比值,按照法定,有0.6、0.8、1、2、3几个固定数字进行计算)。 大家也可以到国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去测算自己未来可以领取多少养老金,到手养老金以实际为准的哈~ 注:上一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可至当地统计局官网查询(次年6月) 从公式中我们不难看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都和缴费年限成正比。 我们以小季为例,来估算一下他交15年和25年养老保险的差异。 小季,30岁,每月工资8000元,拟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为7000元,每个月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为: 单位缴纳:8000×16%=1280元 个人缴纳:8000×8%=640元 假设小季每年的工资涨幅与社会平均工资涨幅一致,按5%进行计算,不考虑通货膨胀、个账利息、有关部门养老补贴等因素,且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小季缴纳养老保险--15年VS25年 缴费年限 15年 25年 个人首年个账余额 7680元 7680元 个人账户余额总数 165723.37元 366544.12元 基础养老金 4321.94元 7203.24元 每月个人账户可领养老金 1192.25元 2637.01元 每个月可领取养老金 5514.20元 9840.25元 注:受各种其他现实因素关系,如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工资上涨、离职待业等等,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可以看得出来,交25年养老保险的情况下,每个月可领养老金几乎是交15年的2倍,再加上利息、相关补贴等,实际数据可能会更多。 所以养老保险的确是交得越久越好,交15年只是最基础的保护。而且缴纳养老保险相当于做了一个长期的强制储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通货膨胀,所以建议大家尽量延长缴纳养老保险年限。 友情推荐:中睿百科网(https://www.ws46.com),分享百科小知识,这里汇聚了知识问答、生活常识,帮助用户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