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以来,我国的职工基本养老金待遇每年都会上调,而随着2023年养老金调整方案的公布,职工养老金马上将能迎来“19连涨”,现如今,广大退休人员无不沉浸在涨钱的喜悦之中。 目前,养老金调整已进入方案上报审批的环节,参照往年调整情况,各地养老金调整细则预计会在6月中下旬开始陆续公布。 而在调整过程中,建议大家一定别光顾着计算自己的养老金涨额,这3个细节最好不要忽视,每一件都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很大关联。 第一,2023年办理退休手续或首次领取养老金的人无缘参与此次调整 在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中确定表示,此次的调整范围,是2022年12月31日前已按法规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所以2023年1月1日以后办理退休手续的,都不能参与此次涨钱。 而这其中需格外注意一点,退休人员养老金首次发放,是从本人办理退休手续的次月起开始,即自己生日月的下一个月,这就意味着,2022年12月份办理退休手续的人,需要等到2023年1月份才能领到自己的第一笔养老金,因此这类人也是无法参与此次调整的。 第二,工龄和缴费年限不是一回事 想必大家都清楚,今年的养老金调整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以及适当倾斜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挂钩调整无疑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体现得淋漓尽致。不仅与退休人员本人的养老金水平挂钩,同时还与退休人员本人的缴费年限挂钩,养老金水平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可增加的养老金就越多。 而这里要提醒大家,退休人员经常挂在嘴边的工龄,严格意义上讲,与养老金调整方案中所提到的缴费年限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方案中的缴费年限,包括退休人员的实际缴费年限以及视同缴费年限,而工龄则是指本人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总时长。 如果你在某一时间段既没有参加社保,也无法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那么这一段工龄是不能用来计算养老金涨额的。而参保期间存在不连续参保缴费的情况,将很容易影响缴费年限的累计,进而影响养老金实际涨额。 第三,高龄倾斜调整的年龄限制 为了更好的保证高龄退休老人能稳妥维持基本生活,我国会为符合年龄条件的,额外涨一笔养老金,年龄越大,涨钱越多。绝大多数地区都是以70周岁为界,个别地区比如浙江、河南、北京三地,则会适当放宽至65周岁。 而这里要向大家强调的是,高龄倾斜的年龄限制是以上一年为依据的,即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只有在2022年12月31日前达到70周岁或65周岁的退休人员,才能享受高龄倾斜的照顾方案。 友情推荐:中睿百科网(https://www.ws46.com),分享百科小知识,这里汇聚了知识问答、生活常识,帮助用户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