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5月份,社保养老金迎来了新一轮的调整,其中涉及两个方面。首先,与社保养老保险的参保方式有关的调整。人社部今年加强了对社保参保方式的监管,以防止违规行为,例如违规补缴养老金、虚构材料参与社保、骗取社保养老金等。此外,也有一些人通过挂靠参保养老保险的方式进行违规申请养老待遇,这对参保人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人社部采取了一系列方案来规范管理。其次,调整还与今年养老金的上调有关。 今年养老金上调比例能达到5%吗? 2022年养老金上调的幅度为4%。 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8亿吨,比2021年增长了0.5%;工业增加值增长了3.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了2.3%;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了0.2%;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5.1%。同时,货物进出口增长了7.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2%,可支配收入的名义增长率为5.0%。 总体来看,2022年我国的经济数据整体上比2021年好很多,但是物价水平也比2021年高了很多。如果排除居民消费价格通胀因素,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匹配度较高。 根据经济和通胀因素来看,2023年养老金的上调比例不应低于4%。可能导致养老金上调比例在3%-4%之间。 虽然只考虑2022年的经济增长水平,可能使2023年的养老金上调比例达到5%的概率较大,但综合多重因素考虑,上调比例到达5%的可能性较小。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养老金将迎来19连涨。 通常养老金上调比例是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公布,通常是在4月份,然后在7月底之前完成部分养老金的发放。但由于今年养老金上调比例公布延迟,因此有较大可能会在5月份公布上调比例,而在7月底之前完成调整部分养老金的发放。 总之,参保人员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参保方式,避免违规挂靠参保。对于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的人群,他们只需耐心等待养老金上调即可。虽然养老金上调是必然的,但上调比例会有所变化。此外,养老金的发放也将通过电子社保卡等形式,确保及时到位。 为何会出现违规挂靠参保? 挂靠参保是指非职业人员或灵活就业的个人或机构通过财务公司、人力资源公司、中介机构等方式虚构在职参保,以此获取职工社保参保资格的一种行为。这种方式的出现与国内大量存在的灵活就业群体和非职业群体有关,例如大量进城的农民工、自由职业者等,这些人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有时甚至是临时工的角色。他们通过挂靠参保的方式,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医疗和养老待遇。 在挂靠参保的模式中,那些提供违规挂靠参保的公司,会向挂靠参保人员收取一笔服务费。这也意味着挂靠参保人员需要付出更高的参保成本,在社保缴费基础上,还需要额外支付服务费。这种行为也是许多中小财务公司的一项业务收入来源。 随着社保划归税务部门管理,虚构职工的挂靠参保方式将面临严格的监管。从5月1日开始,该方案正式实施。对于提供违规挂靠参保和虚构劳动关系的单位,我们都可以进行举报,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10万元。 这意味着挂靠参保将成为一种违规行为,不再是财务公司和人力资源机构的潜在灰色收入。如果个人违规挂靠,也会受到处罚。 许多参保人员可能会问: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很容易失业,没有公司可以提供挂靠参保,那么如何才能确保职工社保持续缴纳呢?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新的时代的到来,灵活就业和自由职业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参保群体,他们通常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也无法通过挂靠方式参保。为此,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推出了灵活就业人员异地参与职工社保的新方式,并且这种新规试点已经在一些地方取得了成功。这种新的社保参保方式,旨在满足不同参保群体的需求,同时也反映了社保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助于更好地保险人民的权益。 例如,深圳地区现在推出了以个人身份购买职工医疗和养老保险的方式,这意味着自由职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不再需要违规挂靠公司参保,而是可以直接在深圳购买职工社保。对于那些已经在公司参保却离职的人,他们也可以转为个人职工社保的方式,继续参保,直到找到合适的入职单位,再以在职员工身份参保,不必担心社保断缴三个月会对医疗保险和养老金积累造成负面影响。 挂靠参保是社保保险制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现象,但现在随着个人参保和异地灵活就业参保形式的放开和完善,社保基金逐步从市级统筹走向全国统筹。 友情推荐:中睿百科网(https://www.ws46.com),分享百科小知识,这里汇聚了知识问答、生活常识,帮助用户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