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退休年龄到了,我们退休人员要退休申报领取养老金,其中这4件事值得关注了解,而且一定要提前办,这样才能避免自己吃亏,确保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到底是哪4件事呢?下面带大家正确了解一下。 第一,要主动了解自己的档案年龄 对此有的人可能有疑惑,难道自己的年龄都不知道了吗?其实想偏了。大家多少知道档案的重要性,它是认定工龄和退休年龄最为重要退休申报材料。比如说我国统一组织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进城后等待分配的时间,不算工龄。但怎么鉴定呢?还是核查原始档案记载为准。 这样的话,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为什么要主动了解自己的档案年龄了,因为有2点:一是档案与身份证记载的出生年月可能不一致;二是上岁数了,可能会记不清几十年前招工档案上的出生年月。 假设你一直认为你是1964年2月出生的,但是档案上记载的是1963年2月。根据原劳动部有关法规,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因此,你的退休年龄,就是2023年2月并非2024年2月。 第二,要主动提前申请办理退休手续 退休关系着切身利益,如果你自己都不关心自己退休事宜,那就外人更不会关心你、告知你办理退休手续,也不要指望社保局主动告知你办理退休手续,但是话说回来了,不能以偏概全,可能部分地方社保局主动作为,启动退休人员职工档案预审工作,主动提醒你办理退休。 此外,主动申请办理退休手续,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那就是提前介入预审自己退休档案,针对档案材料缺失、档案和身份证不一致、需要更改连续工龄后补缴养老保险的,自己可以提前补齐材料或者补办手续,以至于不会影响自己的养老金按时足额领取。 第三,要主动承认自己不合规缴费年限 不合规缴费年限,顾名思义,就是退休申报时不能计入正常工龄的那些缴费年限,包括服刑期间违规缴费年限、违规补缴养老保险获得的缴费年限等等。 所以说,在退休申报时,不要有侥幸心理,要相信大数据的力量,主动承认自己有哪些不合规的缴费年限。此外,5月1日起,人社部正式有关法规,这部法规是举报监督法规,就是鼓励社会上的人士参与社保基金举报监督,共同维护社保基金安全,也就是说即使被审批退休了,不仅会被后期大数据核查出来而且也会被社会上的人举报出来,不仅违规缴费年限要被清退而且违规领取养老金也要退,到时里外不是人,何苦自讨没趣呢? 第四,要主动清退其他社会保险 其他社会保险主要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村养老保险。根据社保法法规,一个人到退休年龄,有且只有一份养老金待遇。换句话说,不得重复领取职工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养老金。 如果你重复参保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话,建议你申报退休时,主动清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退回自己历年来的缴费本金和利息。 综上所述 2023年退休申报养老金,注意这4件事要提前做,其中每一件事都是退休大事,马虎不得。此外,提醒一下,2023年养老金调整补发即将开始,而今年新增退休人员不参与今年的养老金调整,但是将在下半年参与养老金计发基数替换而进行的养老金重算补发。 友情推荐:中睿百科网(https://www.ws46.com),分享百科小知识,这里汇聚了知识问答、生活常识,帮助用户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