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涨幅2023能实现吗?养老金涨幅2023目前还没消息出来的!对比2022年共布了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告,这意味着养老金将继续上涨,实现自2005年以来的“18连涨”。 2022年年5月,相关部门下发通告,确定从2022年1月1日起,为2021年底前已按法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21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 各地均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相结合的方法,并要求调增的养老金在7月底前发放到位。 一、每年养老金涨幅比例是多少 从中长期看,人均养老金调整比例有望在窄范围内波动,但仍然会存在年度差异。年度调整比例相同,是阶段性情况。 每年我国都会公布上涨比例,这个比例是全国各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人均上涨比例。各地的调整方案都要按照这个全国统一的比例去制定。 回顾一下以前调整情况,2005年至2020年,已经实现了16连涨。其中2005年至22015年,各地养老金 上涨比例均不低于10%。2016~2020年的人均养老金调整比例则分别为6.5%,5.5%,5%,5%,5%。 我国2005年出了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是,建立退休人员养老金定期调整机制,每年我国会根据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财情况,社会平均工资变动情况,通货膨胀和物价等因素,确定每一年度的人均养老金调整比例。 上述情况怎么可能长期都一样? 并没有法规法定一直会按固定比例调整,也不客观,所以养老金调整比例不会一直一成不变,部分年度或许相同,但中长期一定有年度差异或年度变动。 但本着养老金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调,这种波动会尽量缩窄,这样也可以减少不同年度退休人员的 养老金差别,形成二次不公,甚至倒挂。所以预算,将来每年人均养老金的调整比例会在窄范围内波动,不会大起大落。 二、养老保险累计缴费不足15年怎么办? 根据《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法定》: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15年; 《社会保险法》实施前(2011年6月30日)参保、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15年。 如果参保人不愿意延长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以申请转入户籍所在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大多数地区对于居民养老保险是支持一次性补缴的,等参保人达到60周岁后可以一次性补缴至15年,享受相应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当然,如果参保人不愿意延长缴费,也不愿意转为居民养老保险的话,也可以考虑申请退保,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将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一次性取出,不再继续参保。 友情推荐:中睿百科网(https://www.ws46.com),分享百科小知识,这里汇聚了知识问答、生活常识,帮助用户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