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袭了北魏洛阳阊阖门和唐朝洛阳应天门的形制基础,是从汉代的门阙演变而成。便于军事防御,有瓮中捉鳖之意。 2、午门城台上正中建筑为九五开间的重檐庑殿顶城楼,通高35米。两观城台上各建13间连檐通脊明廊,且明廊南北各有一座鎏金宝顶的四角攒尖崇楼,它们与正中的城楼连在一起,俗称“五凤楼”。 3、午门城楼坐北朝南,东西两边对峙,形成三面环卫的格局。不但显示皇权的威严,还具有护城功能,成为古代防守城池的最佳构造。 4、午门城楼正殿东西侧分别是陈钟和暮鼓,是皇帝亲祀祭享、文武百官上大朝所用。每当皇帝亲祀坛庙出午门时,午门便鸣钟;而皇帝祭享太庙时,午门便击鼓。每当举行大朝礼时,午门便鸣钟击鼓,百官以钟鼓声为进退。 友情推荐:中睿百科网(https://www.ws46.com),分享百科小知识,这里汇聚了知识问答、生活常识,帮助用户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