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交15年和20年的区别有保费有区别、养老金增长有区别、去世后可享受的待遇有区别、退休后可领取的养老金有区别,具体如下: 1、保费有区别:同等缴费档次下,养老金交20年需要缴纳的保费相对交15年的来说要更多; 2、养老金增长有区别:参保人退休后,养老金一般还会有调整,通常是结合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进行调整的。其中,挂钩调整就和缴费年限有关,而缴费年限越高,则挂钩调整时,可以增加的养老金也就越多。也就是说,养老金交20年的参保人,在进行挂钩调整时,可以增加的养老金会比交15年的参保人要更多一些; 3、去世后可享受的待遇有区别:参保人去世后,基本养老保险可以给付丧葬费、抚恤金、返还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供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等。而在给付这些待遇时,缴费年限越高,那么可以给付的钱也就越多。比如交15年的一般是可以按照9个月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标准给付抚恤金、交20年的可按照14个月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标准给付抚恤金; 4、退休后可领取的养老金有区别:同等缴费档次下,养老金交20年的相对交15年的来说,退休之后可以领取的养老金要更多一些。这一点从养老金的领取公式上就可以看到: 据漂亮女人街小编了解,以职工养老保险为例,退休之后,可以领取的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很显然,若缴费年限越高,那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举例说明: 若李先生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数为4000,缴费指数为0.6,按最低缴费比例8%缴纳基本养老保险保费,则若当地在岗平均工资为6667,那么交了15年后,李先生60岁退休后可以领取的月基本养老金为: 【(6667 6667×缴费指数0.6)÷2×缴费年限15×1%】 【(4000×缴费比例8%×12月×15年)÷计发月数139】=1214。 而如果是交了20年,那么李先生60岁退休后可以领取的月基本养老金为: 【(6667 6667×缴费指数0.6)÷2×缴费年限20×1%】 【(4000×缴费比例8%×12月×15年)÷计发月数139】=1618。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养老保险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存在但是实际中,在缴纳养老保险时也总会与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养老保险缴15年与20年到底有什么区别? 首先我们都知道一般情况,我们的养老保险待遇,是跟我们的交费年限成正比的。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待遇越高。 30年缴费年限退休待遇一般是15年缴费年限退休待遇的两倍。20年缴费年限就比15年缴费年限退休待遇高1/3。 我们从档次来分是,15年为一档,20年为一档,25年为一档,30年为一档,35年为一档,最高峰为40年又一档。那么15年的档次与20年的档次相比是每月少220元左右,如果20年的档次与35年相比较的,那么相差是更大的了,每月必然会超过1200元。 如果再加上职务上的级别的话,那么就更可观了。 其次按照《社会保险法》法规,只要参保人养老保险费缴足了15年,到了法规的退休年龄办理手续后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自己交或者是单位交,交15年或者是20年,首先只能说明满足领取养老金的一个条件,年限不同的唯一区别就是退休后领取的数量不同。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养老保险制,讲究一个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原则。也就是说你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越多,缴费年限越长,那么你最终拿到的退休金也就越高。 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缴费15年的人群和缴费20年的人群相比,很明显缴费20年的人群要比缴费15年的人群,多交五年的养老保险,那么他退休之后,肯定也会比较费时五年的人多拿一些养老金。 养老金是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退休年龄等综合因素来计算的。个人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以在当地社保部门公布的缴费下限和上限之间进行自主选择,缴费基数越高,就标志这缴费指数就会越高,在办理退休时享受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比例就会越高,基础养老金的基数也就更高。 缴费年限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可以增加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按照计发的基数和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作为基数,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缴费15年领取的是15个1%,缴费20年领取的是20个1%,这个1%的基数越大,差距就会越大。 2、可以增加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按照个人账户总额来除以相对应的计发月数。缴费15年和缴费20年相比,要多增加5年的个人账户积累,再加上5年的资金利息等个人账户总额会提高。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是按照退休年龄来计算的,比如55岁退休是170个月,60岁退休是139个月,在个人账户相同的情形下,退休年龄越大,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会越高。 比如张三是按照当地社保部门公布的缴费下限,即60%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假如平均缴费15年和20年的平均缴费基数都是每月4000元,按照缴费15年停缴,到了60岁再办理退休,和连续缴费20年达到了60岁再办理退休来计算,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为7000元,也就是我们所说养老金计发基数。 缴费15年,平均缴费基数为4000元,累计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为57600元;缴费20年累计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为76800元,也就是说缴费20年比缴费15年个人账户余额增加了19200元,如果加上资金利息,会超过20000元。但为了比较更有合理性,我们在计算个人账户时,暂时不计算产生的利息收益,只计算本人缴纳的本金。 平均缴费指数全部按照60%来计算,养老金计发基数由于都是在同一年办理退休,按照7000元来计算,基础养老金等于7000元加上(7000元乘以60%)除以2,二者的平均值为5600元,每缴费一年的基础养老金为56元,缴费15年的,每月基础养老金为840元,缴费20年的每月基础养老金为1220元,缴费20年的比缴费15年的每月基础养老金增加38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缴费15年的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57600除以139,等于414.39元;缴费20年的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76800除以139,等于552.52元。缴费20年比缴费15年的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多138.13元。 综上所述,缴费15年,每月基础养老金84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414.39元,每月养老金为1254.39元;缴费20年,每月基础养老金122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552.52元,每月养老金为1772.52元。两者相比,每月养老金相差518.13元。如果加上个人账户余额的资金利息部分,差距要超过600元左右。 以上就是漂亮女人街为您整理的相关资讯,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漂亮女人街!(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官网消息为准) 友情推荐:中睿百科网(https://www.ws46.com),分享百科小知识,这里汇聚了知识问答、生活常识,帮助用户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