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平均缴纳指数是什么?跟养老金计算有关吗? 社保平均缴纳指数,是指社保平均缴纳指数的缴纳时间,以及社会的平均工资基数之前的比值。正常情况下我们都是按照百分之六十来计算的,也就是0.6。指数越高退休后所拿到的养老金越多。切记不可在退休前几年突然提高缴纳比例,这样是不可取的。 社保缴纳年限 缴纳年限也就是缴费年限,这个缴纳年限可不是工龄,工龄在1951年的劳动保险法实施细则草案中提到过,具体可以参考下这个法规。当开始实行缴纳年限的时候,某些工作可能会出现将原本的工作年限进行折算,但是每个地区法规不同,具体折算方式还要参照当地法规。 养老金如何计算 现在我们来算下刚开始提出的问题,临近退休人员2023年退休,也就是明年,工龄是30年,退休办完手续后可以拿到多少钱的养老金呢? 首先我们知道的是养老金的计算方式: 基本养老金=全省(市)上年度月社平工资(1 本人缴纳基数)/2*缴纳年限*1% 缴纳指数=当年缴纳基数/当年社平缴纳基数 我们这边可以知道该临近退休的人员的基本信息是有三十年的工作年限,并且不间断缴纳社保,在23年退休,他的缴纳比例为百分之百。 因为该人员退休地在上海,我们通过查询相关数据可以知道上海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大约是在11155元左右,23年退休的话使用的是今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同时通过计算可以知道该人员个人账户包含利息在内大约有20w左右,由此可得: 本人基本养老金=200000/139=1438 基本养老金=11155*(1 1)/2*30*1%=3346.5 职员养老金=1438 3346.5=4774.5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人在退休的时候可以拿到4774.5元的养老金,缴费基数越高对应的个人账户余额也会更多,从而领到的养老金也会更多。 友情推荐:中睿百科网(https://www.ws46.com),分享百科小知识,这里汇聚了知识问答、生活常识,帮助用户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