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涨4.5%,2022年上涨4%,今年统一上涨多少? 自从2005年起我国的养老金每年都会按比例进行上调,比如2021年上涨了4.5%,2022年上涨了4%。 一、养老金体制发展 养老金制就是为确保劳动者的符合的法律权益,在他们退休后或丧失劳动能力后,可以领取基本的养老费用来维持正常生活水平的一种保险制。其实,在全球建立养老金制的第一个国是德国。 我国是在1951年先开始对国有企业职工实施养老金制的,随后慢慢普及到全国各个企业,而其它的发展国则是在本世纪后才慢慢建立起养老金制。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目前全球养老金制分为四种。 首先就是传统型养老金度,就是不同的劳动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保护。养老费用是由国、劳动者、企业一起来承担的,所享受的待遇费用与劳动者的收入和交纳的税费挂钩,主要是劳动者自己承担责任,这类养老金制以德国、美国、日本为主。 其次就是福利型养老金制。这种养老金受众范围广、保全面,所享受的待遇费用主要来源于国税收,以英国、瑞典等欧洲国为主。 还有一种就是国型养老金制。简单点说就是国承包一切,养老费用由国和企业共同承担,劳动者不必承担任何费用,曾经在东欧国比较流行。 最后就是储蓄型养老金制。养老费用由企业与劳动者按比例交纳,劳动者交纳的费用可以存入到个人帐户中,等劳动者退休后连本带利一起返回给劳动者。目前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采用的是这种模式。 我国养老金制是由国、企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就是由国、企业、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费用。目前这种养老制是经过我国有关部门不断调整而总结出来的较符合我国国情的模式。 我国养老金领取的方法采用的是多缴纳多得的原则,所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就存在有高有低。 养老金低的人来说每年上调养老比例的多少是他们最关心的话题,今年会上调多少? 1.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加 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人数已经达到了2.6亿人,大约占总人口的19%。截止到2022年我国退休人员13157万人,平均每年有大约2000万人办理退休手续。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参保人数下降了1.3%,也就是说如今入保险的人少了。 另外,目前我国养老金支出与收入并不平衡。如果2023年养老金上涨10%的话,那么只会加重养老金支出的压力,所以这个方案并不可行。 2.不利于参保人数的增长 我国的养老保险采用的是缴纳时间长、缴纳费用多,退休后的养老金会比较高。如果统一上涨10%的话,那么就会冲击参保人的积极性,无法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参保,就会造成养老金运转困难。 3.加大收入差距 如果统一上涨10%的话会加大退休人员收入的差距。比如退休金2000元和退休金8000元的同时上涨10%,分别就是上涨了200元和800元,这样的话退休金高的人养老金会越来越高,差距也就越来越大,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安全。 4.养老金上涨的比例有特定的标准 养老金上涨的比例是要参考我国物价上涨比例的,因为养老金的上涨是为了保证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比如2021年我国物价上涨0、9%,2022年我国物价上涨2%,只要养老金上涨比例超过物价上涨就可以了,所以说2023年养老金上涨10%是不可能的。 目前我国养老金上调的标准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既照顾了低收入的人群,又符合我国养老金缴纳的要求,最大程度的照顾到各方面的人员。这也有利于我国养老保险制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友情推荐:中睿百科网(https://www.ws46.com),分享百科小知识,这里汇聚了知识问答、生活常识,帮助用户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