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是记录个人缴纳社保的账户,并且这个账户会一直跟随个人到退休,退休时余额是计算养老金的重要根据之一。养老金由两个部分构成,个人账户部分和基础养老金部分,个人账户部分是指个人账户余额除以120个月或者平均余命月数,而基础养老金部分则是计算公式得出的基础养老金金额。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有以下的用途: 记录个人缴纳社保的账户; 退休时余额是计算养老金的重要根据之一; 养老金由两个部分构成,个人账户部分是计算养老金的重要部分之一。 那么,退休后的退休金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在中国大陆,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 = (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2 × 缴费年限 × 1%。其中,“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都是根据地区和个人情况而定的。 假设一个人的工资是8000元(人民币),已经缴纳了22年的养老金,那么他的基础养老金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基础养老金 = P × (1 i) ÷ 2 × n × 1% 其中,P是退休上年度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i是本人历年缴费指数的平均值,n是本人累计缴费年限。假设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本人历年缴费指数的平均值为0.6(60%),则该人的基础养老金为: 基础养老金 = 8000 × (1 0.6) ÷ 2 × 22 × 1% = 1408元 以上数值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构成了退休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个人养老保险账户余额可以提前取出吗?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只有以下三种情况可以取出来: 缴费本人死亡; 缴费本人移居国外; 累计缴费15年并达到退休年龄时以养老金的形式领取。 因此,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不能用于其他用途,只能在上述情况下取出。老人们还是要做好规划哦。 友情推荐:中睿百科网(https://www.ws46.com),分享百科小知识,这里汇聚了知识问答、生活常识,帮助用户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