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视力是比较重要的,在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下,因为孩子要学会保护视力,这样对视力的影响是很大的,儿童用眼要适度,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学龄前儿童视力标准是什么?学龄前儿童如何保护视力?
儿童的视力标准根据儿童的年龄有所不同,刚出生的宝宝眼睛还没有完全发育,需要后天发育不断完善。刚出生时属于高度远视状态,只有光感或眼前约10cm的视力。随着眼睛发育,眼轴长度逐渐变长,远视度数逐渐下降,视力也会逐渐变为正常。
3-6岁称为学龄前儿童,正常情况下学龄前儿童,3周岁视力应该达到0.6,4周岁达到0.8,5周岁达到1.0。6-12岁称为学龄期儿童,学龄期儿童为6岁以上,视力应该达到1.0以上。其中儿童年龄不一样,视力下限标准也不同,通常3岁儿童视力正常值下限为0.4,4-5岁视力下限为0.5,6-7岁视力下限为0.7。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视力发育正处于关键期,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光线,色彩等各种因素的刺激,从而影响孩子的视力发育。因此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用眼环境,不要让光线直接照射孩子的眼睛,尤其在夏季外出时尽量给孩子佩戴遮阳帽,减少紫外线的强烈照射。
学龄前儿童指的是年龄满3周岁,一直到6-7岁上学前这段时期的儿童。儿童根据解剖生理和心理特点,可以将小儿年龄分为7个时期,每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学龄前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科学家发现,学龄前儿童大脑里的神经系统是由无数个突触组成的,儿童在学龄前见到的事物越多,突触就越发达。这些事物的颜色、形状、动作等特征对学龄前儿童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我们可以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等方法教给宝宝一些常识性知识。并且这个时期的小孩可塑性很强,应当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爱劳动、爱集体、懂礼貌等优良品质。 学龄前儿童视力标准是什么?儿童的视力标准根据儿童的年龄有所不同,刚出生的宝宝眼睛还没有完全发育,需要后天发育不断完善。刚出生时属于高度远视状态,只有光感或眼前约10cm的视力。随着眼睛发育,眼轴长度逐渐变长,远视度数逐渐下降,视力也会逐渐变为正常。这些标准大家可以比对一下。 友情推荐:中睿百科网(https://www.ws46.com),分享百科小知识,这里汇聚了知识问答、生活常识,帮助用户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