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以后,天气热起来,小区楼下、公园里,大大小小的孩子全体出动。 伴随孩子们的嬉闹声,还有一群操心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追在身后: 出来大半天了,快喝点水 瞧你这满头大汗,快过来补点水 …… 尤其对刚学步的小宝宝,长辈们生怕孩子渴了不知道表达,跟在宝宝屁股后面,弯腰弓背,水壶水杯不离手,隔几分钟就要来一轮「宝宝,乖乖,来喝水水啦」。 大点的孩子挣扎一番就跑了,小宝宝只能小嘴紧闭左右摇头,搞得长辈很焦虑: 这孩子怎么就不爱喝水呢,多容易「上火」呀…… 怕「上火」引发的 「喝水强迫症」 有些长辈总是担心孩子缺水,时刻惦记着让孩子喝水。 尤其一看见孩子流汗了尿黄了,立刻警报拉满:「哎呀!上火啦!快多喝点水!」 问题在于,「尿黄」真是因为孩子「上火」了吗? 我们反复科普过很多次,「上火」只是民间俗称,并不是一种疾病 。 正常情况下,尿液应呈淡黄色至金黄色,且几乎是透明的。饮水越多,尿液越澄清。 当孩子疯玩的时候,由于出汗造成短时间内体液流失,人体会增加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增加对水分的重吸收,此时尿液处于浓缩状态 ,也就是小便发黄。 这种生理性尿液变黄和疾病没有任何关系,一般可以通过饮食调节恢复,不要抱着喝水能「下火」的心态逼迫孩子多喝水,有些家长甚至坚持让孩子喝水,看到尿液变成无色透明才安心,实际上真的没必要。 其实孩子正常睡一晚觉,早晨起来尿液也发黄,也没见谁为了早晨尿液不黄,还上个闹钟半夜起来多喝水呀。 还有一种渴,是「老人觉得娃渴」。 很多老人因为上了年纪,患有甲亢、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类疾病,会经常觉得口渴 ,这个时候也会觉得孩子口渴,和「老人怕冷就觉得孩子冷」是类似的情况。 我们可以理解长辈对孩子的关心,也不能否认水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孩子喝水这件事,我们真正需要搞清楚的是: 喝足够的水 ≠ 多喝水 孩子真没你想的 那么容易缺水 孩子是否缺水,主要和孩子的基础代谢率、摄入食物热量、食物性质、排尿频率、出汗情况、呼吸频率、当日活动量及环境温度有关,并非是一个固定的数值。 总的来说,孩子一般不会太缺水,这是因为: 6 月龄之前的宝宝,由于母乳中的含水量高达 85%~90%,因此无需额外喂水,也能摄入充足的水分; 6~12 月龄的宝宝,在奶量充足的情况下,辅食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喝水,建议根据实际情况来评估; 1 岁以上的宝宝饮食更加丰富,可以从牛奶、酸奶、水果、蔬菜等多种来源中摄入水分。 现在天气热了,宝宝疯玩爱出汗,但时不时吃点水果、喝点酸奶,也都是随时在补充水分。 如果还是纠结,不如来看看美国儿科学会、美国儿科学会营养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等权威机构的建议: ① 6 个月前的宝宝,母乳和配方奶中含有的水量,可以满足孩子日常代谢水分所需,所以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额外喂白开水; ② 6 个月左右添加辅食后,随着辅食能量密度的增加,对水分的额外需求也同步增加,此时应该让婴儿养成喝白开水的健康习惯; 在孩子添加辅食后~12 月龄期间,家长可以将少量白开水倒到杯中喂给孩子,但不要强迫孩子喝水。就算孩子拒绝喝水也不需要担心,他们可能更喜欢通过喝奶来补充需要的水分; ③ 1~3 岁的宝宝,饮食结构越来越丰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 版)推荐每天需摄入 1300 mL 水,粗略计算除奶量和一日三餐提供的水分,剩下大约 300 mL 水可能需要通过喝水来补充。 这里的水量数值其实是一个量化或参考值,只要宝宝有喝水的习惯,家长们无需担宝宝会缺水,更没必要执念于「逼孩子喝水」。 总逼着孩子喝水 是对专注力的打扰 其实对于孩子的吃喝问题,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提供食物和水分给宝宝就好,而具体吃什么、吃多少、喝多少,宝宝自有主张。 说真的,与其逼孩子多喝水,不如培养孩子养成喝水的习惯。 也有长辈会说: 催孩子喝水,不就是为了教他养成习惯吗? 催孩子喝水,正在悄悄毁掉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的大脑发育完全没有成熟,专注时间本就有限。当他正在忘我地玩玩具时,长辈却执意要喂水,那么聚焦在玩具上的专注力就会被迫中断,最后很可能水没喝成,心思也不在玩具上了。 孩子的专注力,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因为催喝水而被打断。长此以往,对专注力的保持和培养都没有好处,还会直接影响一个孩子专注力的保持能力。 身为家长,当孩子专注地玩玩具、看绘本时,不要因为「多喝一口水」就去轻易打扰他。 况且吃吃喝喝应该是件轻松快乐的事情,喝水的选择权与主动权也是属于孩子的 ,总在耳边念叨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只会让孩子更加抵触喝水,久而久之就更不去主动喝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