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位老师在评改试卷时,发现一个同学在试卷的作文处留下空白,里面只写了歪歪扭扭的三句话: 老师,读书有什么用? 我不喜欢读书,我是为爸爸妈妈读书的。 爸爸妈妈说以后我读到大学毕业就可以找到好工作,可是我不想工作,我以后想去放羊。 这个同学成绩中等偏下,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作业也做得马虎。他的父母也很头疼,平时得对孩子三催四劝,才能把他“请”上书桌学习。 这时老师才恍然大悟,这位同学平时总表现出厌学的情绪,归根到底是他想不通读书的作用。孩子有了心结,自然没办法爱上学习。而他说自己是为爸爸妈妈读书的,这句话更是很多孩子的心声吧! 第二天课堂上,这位老师忍不住向学生们提问:“你们知道,读书有什么用吗?” 果然,没有学生能回答出来。他们眼神迷茫,有个学生更是说:“我爸妈让我读书,我就读书。” 这位老师合上课本,走到学生中间,说:有一个小故事可以告诉我们,读书有什么用,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老师讲完这个故事后,又对学生们说: “我们读书就是这样的。 书是河水,我们的心就是那个装满煤炭的篮子。我们每次用篮子去捞水时,什么也捞不起来,但是篮子会越来越干净。 书读多了,虽然很难记得全部,但是我们的心灵就会慢慢变得纯净,想问题就更懂得开动脑筋。 有一个同学偷偷告诉我,他长大想去放羊。但是大家想想,如果我们不读书,天天去放羊,一辈子都干不了别的。 如果我们努力读书,我们就会更了解羊群,了解草原,了解怎么照顾羊,怎么样把羊养得健健康康,怎样把羊卖出最好的价钱。这样我们才能更喜欢放羊,甚至成为放羊专家,对吗? 所以,做任何事,读书都是基础。我们是为自己读书的,不为别人。”
学生们纷纷点头,就连厌学的孩子,也眼神闪烁着光。 从那天开始,这个问题学生上课变得更加专心了。连家长都跟老师反映孩子在家主动写作业了,真神奇。 这个小故事的效应为什么会这么大?其实,很多孩子不爱学习,不爱读书,就是因为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读书。 大部分家长虽然熬过了学生时代,却也说不清楚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努力学习,结果孩子自然产生了“读书是给父母读的”这一错觉,容易滋生厌学情绪。 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读书”,他才会真正主动自觉地学习。 快告诉孩子吧!你是在为自己读书的。 读书,是为了遇到更好的人,见到更精彩的世界,让自己拥有更好的选择! *本微信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