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医科大学分数线
2.北京医科大学专业介绍 生物医学工程 首都医科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展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与研究的学校之一。本学科于1996年获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08年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9年成为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目前,本学科有四个研究方向:生物力学与康复工程学、生物医学仪器学、生物医学信息学、临床工程学。 医学影像技术 1970年成立首都医科大学放射学联合教室,于2005年成立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并于2007年11月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该学依托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进行建设。该学科拥有一支国内一流的学术队伍,目前拥有博士生导师16名,硕士生导师22名。现有影像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十一五”期间,共培养研究生145人,其中博士41人,硕士104人;出站博士后13名;完成住院医培训人数96人;培养国际学院学生100余人。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学科随建校成立于1960年,在学校发展中一直起到“基石”和“引领”作用,于2006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2009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获批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现有在编人员126人,其中45岁以下89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78人,教授35人、副教授25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入选北京市“海聚工程”高层次人才6人;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在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等10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8家附属医院极为丰富的临床资源和标本库的支撑下,基础医学学科的整体发展获得强大原动力和支撑力。 临床医学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培养具有较广博的人文社科知识、较宽厚的相关自然科学基础、较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知识和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掌握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达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水平的高层次临床医学专门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较大的发展潜能,具有创新精神、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并具有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可以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教学和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预防、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