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收到一位妈妈忧心忡忡的提问: 宝宝出生后,远在老家的四位老人,经常打视频过来看宝宝。自己也知道宝宝还小不该看手机,但又不好拒绝老人们的热情。想问问丁香妈妈,经常视频聊天,会对宝宝有什么危害吗? 通过手机视频和家人「面对面」沟通,是这一代的婴幼儿共有的、全新的体验。 我家老二两岁半了,生活在南方的姥姥姥爷,一年多没见孩子,经常借助视频聊天以解思念之情。 刚开始我也对宝宝看手机有些顾虑,于是专门研究了一下,惊喜地发现:宝宝不仅可以视频聊天,还有很多好处! 18 个月以下可以视频聊天 对认知发展有好处 可能很多家长认为,视频聊天 ≈ 玩手机,对宝宝视力也不好。 但美国儿科学会在使用电子媒体的限制中,专门为视频聊天「开了绿灯」: 不建议给 18 个月以下的儿童使用电子媒体 视频聊天除外 同样是让宝宝看屏幕,为什么视频聊天会被专家认可呢? 不建议宝宝使用数码设备,是因为宝宝在两岁以前,主要的学习渠道是现实生活中的、与家人之间的互动。而使用数码设备大大地缩短了孩子的玩耍时间以及与家人的互动时间,也严重影响了他们词汇的掌握和言语的发展,还会增加孩子未来肥胖、糖尿病的风险。 但视频聊天不同,孩子能和屏幕中的人,产生有效的互动。 视频聊天区别于其他场景的地方,就在于「真实的互动性」 。 发展心理学家劳伦 ? 迈尔斯教授(Professor Lauren J. Myers, Ph.D.)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视频聊天对宝宝认知发展、获取社会信息以及语言的学习都非常有益。 这个实验将 60 名 1~2 岁的宝宝分成了两组: 一组与真实的人视频通话一个星期 另一组则观看预先录制好的所谓「互动性视频」 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纯观看互动性视频的宝宝,体验真实视频通话的宝宝不仅能很好地认出与他视频「遇见」过的人,并与他们表示亲近,而且从视频通话中获取了相关的认知信息、掌握了新的社交模式、学习了新的单词。 对于这个实验结论我深有感触:我家老二因为经常和姥姥姥爷视频聊天,居然能听懂几句客家方言,还会经常模仿姥爷喝茶,然后感叹:「嗯~好茶!」 还有些家长担心视频聊天会影响宝宝的视力。 众多研究都指出,近视的原因,和遗传、近距离用眼有关。只要保证宝宝和屏幕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必担心几分钟的视频聊天,对宝宝视力的影响。 另外,虽然宝宝可以和家人进行视频聊天,但还是要注意,避免宝宝观看手机里的动画片等视频。 用好视频聊天 让宝宝和家人更亲密 当然了,视频聊天不仅能让宝宝学到东西,还能连接宝宝与不在身边的家人。 哪怕是还不会说话的婴儿,也会在视频聊天中和家人建立更亲密的关系。 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的视力和认知发展水平还不够,无法看清、辨认屏幕中的人,也无法理解视频聊天中的信息,但宝宝可以通过声音辨识自己熟悉的人,并逐渐熟悉与他互动的声音;声音能起到情感定位的作用。 等到 17 个月,宝宝渐渐可以认出视频聊天中某个固定的人物,并且能和对方互动,同时能把视频聊天中学到的互动方式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如果这时候和宝宝建立一些固定的聊天方式 ,比如有趣的打招呼方式、夸张的动作,会让宝宝更好地记住对方。 如果妈妈要返工或出差,也可以利用好视频聊天,和宝宝培养感情,缓解宝宝分离焦虑。 特别是分离的时间较长,宝宝难免会有情绪低落或者闹脾气找妈妈的时候,这时家长可以采用视频通话的方式安抚孩子的情绪,比如陪宝宝聊聊天: 了解一下孩子今天吃了什么好吃的?玩了什么好玩的?并且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外出碰见的趣事,说一说孩子可能感兴趣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思念,让孩子知道,虽然妈妈不在宝宝身边,但是妈妈时时刻刻都在想念宝宝。 不仅如此,视频聊天不用拘泥于「聊」,有很多生活中的事情,都可以通过视频聊天来完成。 例如隔着手机给宝宝讲故事,可以让孩子在那头拿出喜欢的绘本,妈妈在这头声情并茂读绘本,和宝宝进行目光交流,就能和妈妈完成睡前故事环节;再或者妈妈也可以给宝宝唱安眠曲,哄孩子睡觉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 教育学家马克?普伦斯基(Marc Prensky)把我们的孩子这一代人定义为「数字原住民」 ,他们生而理解数码设备与生活的关系,而我们是「数字移民」,在没那么依赖电力和网络的时代长大。跨越时代的互相理解很难,但好在父母的爱更加强大。 视频聊天已是这一代孩子已经熟悉与必将适应的交流方式,比起否认他们的成长趋势,倒不如发挥父母的爱与关怀,引导孩子们从数码设备中更好地汲取营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