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童话《小王子》中,驯养狐狸的第二天,小王子去看望它,两小只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狐狸说,“比如说,你定在下午四点来,那么到了三点我就会开始很高兴。 “时间越是接近,我就越高兴。等到四点,我会很焦躁,坐立不安;我已经发现了幸福的代价。 “但如果你每天在不同的时间来,我就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开始期待你的到来……我们需要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说。 “这也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狐狸说,“它使得某个日子区别于其他日子,某个时刻不同于其他时刻。” 仪式感仪式感,指的是仪式性事件带来的体验和感受。 仪式感体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关乎认真、有趣、浪漫,乐观…… 我们的生活大多数时候都平淡无奇、乏善可陈,仪式感就是往生活的大海中投入几朵浪花,往记忆宫殿里新添一些闪光的记忆碎片。 节日|生日春节大概是我们最有仪式感的节日了吧!早早地开始期盼、准备,看似年复一年的常规项目、经典活动,但每次又能收获新的惊喜。 还记得儿时眼巴巴兴冲冲盼新年的心情吗?仪式感就是把这种心情更广阔、久长地绵延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陪孩子认真度过每一个节日吧,让每一个节日都值得期待! 春节换新衣、发红包,用心准备团圆饭,还可以一起写春联、剪窗花感受年味; 端午节包粽子,挂艾草; 中秋节吃月饼,赏圆月; 植树节带着孩子亲手种下一棵树,元宵节看灯,冬至吃上一份热乎的饺子…… 认真庆祝孩子的每一次生日吧,用心为孩子准备礼物,郑重表达爱与珍重。 平日里爱的表达尚不能缺席,这种特别的日子里自然更不能轻率错过。 约定特殊时光除节日和生日以外,另约定属于父母和孩子的特殊时光,大概是增强生活仪式感最重要的方式了吧。 随机掉落的小惊喜,如说看就看的动画、说买就买的玩具,固然会给生活带来乐趣,是生活中重要的点缀。 但事先约定好的特殊时光,会让孩子们对生活充满期待,是更细密、更绵长的喜悦。 比如每年暑假安排一次全家人一起的长途旅游; 比如儿童节时一起玩一场“扮演游戏”; 比如周五是“冰激凌日”,可以一起吃冰激凌来庆祝这一周工作日或学习日的努力,同时欢迎美好周末的到来。 仪式感作为重要的时间节点,往往意味着一个项目的结束和下一个阶段的开始,所以也是新开始的触发机制,有利于展开新的积极行动。 明确·自律·奖励-为什么要约定特殊时光?- 1.事项和日期具体化、清晰化 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呢?年初说好今年要多组织野餐,结果到年末了,发现总被各种事情耽搁,实际没去野餐几次。 而倘若拥有一款具体约定,比如在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日,若天气晴好,就准备好吃的出门野餐! 这样,每到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孩子们就会开始期待,明天会不会是晴天呢?明天如果是晴天就好啦! 这样固定一个野餐时间,到年末复盘,就会发现年度实现的野餐次数相当可观呢!这样亲子共度的陪伴时光也更容易得到保障。 2.帮助孩子自律,建立规则 比如吃太多糖会引发蛀牙等健康问题,那就约定一个专门的“糖果时光”,在约定的时间以外,就都不可以吃糖。 当孩子想吃糖的时候,就可以亮出事先约定好的“糖果时光”,请孩子怀着期待耐心等待。 而且,经过忍耐和等待得到的糖果,比“唾手可得”的要甜很多呢! 3.成就目标约定,结合奖励机制 约定特殊时光,还可以同对孩子的奖励机制结合起来,即约定的不一定是某个固定的时间,也可以是孩子达成的某项成就或目标。 比如完成一幅作品,就可以得到一颗糖的奖赏。 如果能建立努力—领取奖赏—努力—领取奖赏的良性循环,日常生活便也会闪闪发光。 仪式还可以很小很小。 √ 仪式可以是睡前的一杯牛奶,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发现自己慢慢拥有了更好的睡眠。 √ 仪式可以是出门前的一个抱抱、晚安前的一个亲亲,良好的亲子关系便随之而来。 这就是仪式的魔力。 仪式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验生活,从而热爱生活。研究发现,同样的一块巧克力,以更具仪式感的方式吃下去,收获的快乐也会更多。 仪式感,让我们感受生命的此刻与其他时刻有所不同。 和孩子一起建立生活的仪式感,为平淡无奇的日子、微不足道的小事增添感动、乐趣和幸福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