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人人都夸豆豆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无论什么事都力求做到最好。 可豆豆的耳边却总有一个声音萦绕:“你还不够好!” 豆豆是不是对自己要求太完美了?完美对人生真的有绝对地帮助吗? 你的心里总有个挑三拣四的声音吗? 完美主义是一种自我打压的生活方式,是的,他从不手下留情。 完美主义并不意味着孩子会更成功,相反,意味着孩子正变得更加脆弱、焦虑,甚至丧失潜能。还会导致极端的压力,影响人际关系,危及健康。 完美主义的重点不在于高标准,而在于不切实际的标准。 Q1:宝贝是否有“完美主义”倾向?写字画画反反复复擦了重来,总是不满意…… 担心自己会犯错误,会失败。即使事前做了再多的准备,也迟迟没有着手去做。 一旦听到批评的声音,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否定,将局部否定错当全部否定。 任何事物都要保持绝对条理性。稍有差池,就会焦躁不安。 Q2:完美是“美好”的误区??永远没法过自己的“那一关”。 ?不论做好还是没做好,焦虑总是如影随形。 ?完美也许会伴随效率低下,最后往往选择逃避。 ?希望尽善尽美,并以同样的标准要求他人,影响人际关系。 ?那些“没有执行力”的孩子,其实是被完美主义困扰,导致拖延症。 ?我只有是最棒的,才能得到尊重,爸爸妈妈才会觉得我是好孩子……过分扩大且试图回报社会及社交关系对自己的期待。 ?稍有挫折,消极的情绪就会迅速淹没积极的那一面。 Q3:完美主义的形成条件有哪些?原生家庭的高标准 示例: 如果爸妈总是说,你要争取拿第一。即使孩子真的达到了“成功”的要求,完美主义依旧贯穿孩子的行为,他们已经被父母塑造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模式定型了。 成因: 完美主义者是绝对的是非观,非黑即白,不存在中间地带。哪怕稍微偏离一点点标准,就全盘否认。 惩罚制度 示例: 如果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饭,就不能去楼下玩;如果听写错了了,以后都不许看电视了……父母在发现孩子没有做好的时候,不会先思考原因,而是先一通问责,态度极端地说一些强制性的话,要求即刻认错并改正。 成因: 如果把事情做好才能得到表扬的话,孩子就会认为,只有得到别人的表扬,自己才有价值。 偏重成绩 示例: 学校和父母常常以成绩为导向,小考大考不断,成绩明的、暗的还要排名。靠前皆大欢喜,落后就指责恼火。关心孩子的分数无可厚非,但不能片面夸大分数的功能,以分数高低为判断学习优劣的唯一标准。 成因: 孩子如果太重视成绩,就会非常讨厌犯错。他们一旦将这种观点过度内化,完美主义倾向就会趁虚而入。 爸妈需要作出什么改变?1.允许孩子犯错,先尝试理解他们的行为。 2.给予孩子空间,用宽容和接纳让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 3.不要过分沉浸在外界的压力和评价中,帮助孩子弱化这种“评价对抗”,不用拿自己和外界比较,比较是没有上限的。 4.在给孩子设置期望时量力而行。有时还要设当下调预期。 5.当孩子努力了,但结果不完美时,告诉孩子“你努力了,我为你的努力骄傲”。 6.告诉孩子,“我对你的爱是无条件的,和你的表现如何无关。” 完美主义的宝贝需要做出什么改变?1.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2.目标从小到大,在合理的范围内,挑战自我。 3.我不是完美主义者,但我享受努力把事情做好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