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宝宝近期吃得多了点,某天晚上很可能就会出现发烧的现象,温度也不是特别高。这就是积食引起的发烧。
一般情况下,宝宝积食发烧会有下列典型症状: 1.突起发热,没有其它明显症状,与感冒有明显区别,体温较高,常在38—39℃之间。 2.精神状态基本正常,个别高烧时会有萎靡不振现象。 3.胃口不佳,看见食物无明显兴趣,大便干或两天无大便,腹胀鼓起,轻拍时有蹦蹦响声。 4.手、脚心发热,后背和腹部较热,舌苔较厚、白腻,口中有异味,呼出的气体较热,扁桃体可能会有发红。 这时候就需要给孩子消食、退热,等脾胃里的食积化热去掉,宝宝发烧的情况也会好转。如果只是单纯给孩子退热而不消积食,退热后还是会烧起来,因为发烧的根本原因没有解决掉。 下面给大家分享小儿推拿护理手法。 清天河水 清热解表,泻心火等,为常用小儿推拿清热穴位,自孩子腕横纹中间向肘横纹直推。 如果孩子发烧度数超过38度,可加推退六腑。六腑在前臂尺侧(近小指的一侧),从阴池至肘成一直线。用拇指或食指、中指腹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能够清热、凉血、解毒、退烧。 顺内八卦 位置: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之中指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作画圈状。行滞消食,常用于食欲不振等病症。 清大肠 多用于治疗便秘、食积等症,从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揉板门 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多用于防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掌面大鱼际肌之中点,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 推四横纹 四横纹位于四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为改善积食等问题的要穴之一。 推下七节骨 向上推温阳止泻,并治脱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自第4腰椎至尾椎上而下直推3分钟。 顺时针摩腹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1寸,为人体第一保健穴位,按揉足三里可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对于孩子因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不化有调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