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宝宝在饱餐一顿之后,吃到最后,吐出奶头自己去睡,接下来也都睡的很好,这样奶睡没有问题。 我们需要留意的是把吃奶当作单一的入睡安抚方式、夜奶已经严重影响妈妈正常休息这两种情,这会导致宝宝的睡眠周期更短、降低家长的睡眠质量。 纠正奶睡请抓住这三点: 弱化「奶」和「睡」的关联 把喂奶的时间提前 20~30 分钟; 把喂奶放在睡前程序的一开始或者是中间,避免让喂奶成为睡前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 考虑改变喂奶的环境,比如从床上的躺喂变为椅子上的抱喂,喂奶的时候保留明亮的大灯更容易让宝宝在吃奶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清醒。 尝试不同的安抚方式,哄睡宝宝 建议使用逐级替代:即给安抚方式做减法,用低强度的安抚方式期待高强度的。 我们可以尝试先用抱哄替代奶睡;然后用拍睡替代抱哄;接着用陪伴声音安抚替代拍睡;循序渐进向自主入睡靠近。 找准宝宝的哄睡时机,纠正奶睡更顺利 如果我们找准宝宝入睡的时机,在宝宝刚刚犯困的时候开始哄睡,可以避免过度疲劳,这会让整个安抚过程更加轻松。 处于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宝宝,表现出来的睡眠信号也会有不同,常见的睡眠信号有以下这些: ![]() 除了观察宝宝肢体动作上表现出的睡眠信号,家长留意宝宝的情绪表现和注意力反应: 情绪上的表现: 宝宝困的时候会变得烦躁、粘人,可能会小声哼唧哭泣,也可能突然亢奋起来。 注意力的表现: 宝宝困的时候,会对玩具或者游戏失去兴趣,眼神变得迷离,看起来安静,放空。 这里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下宝宝在不同月龄的清醒间隔规律,也能帮助家长更好的掌握哄睡时机。 清醒间隔: 指的是上一次小睡醒来到下一次小睡入睡之间的时间间隔 0~3 月龄:45 分钟~1.5 小时 3~6 月龄:1.5~2.5 小时 6~9 月龄:2.5~3.5 小时 9~12 月龄:3.5~4 小时 12~18 月龄:3~4 小时( 2 次小睡);4~6 小时( 1 次小睡) 18~24 月龄:5~6 小时 24~36 月龄:5.5~7 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