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衣袂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yī mèi,基本意思是衣袖。 2、出处: 衣袖。 《周礼·春官·司服》“齐服有玄端素端” 汉 郑玄 注:“士之衣袂,皆二尺二寸。” 借指衣衫。 宋 刘过《贺新郎》词:“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 宋 吴儆《浣溪沙·风入枯藜衣袂凉》:风入枯藜衣袂凉。江枫园柳半青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你是为人须为彻,将衣袂不藉。”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二折:“怎禁他这孩儿倒疾,紧拽住咱家衣袂,则待要步步追随。”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晴云领命,走过街去,把薛婆衣袂一扯,道:‘我家娘请你。’”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八:“一个穿着水白衣袂的人影,模糊地在东边的葡萄架底下一闪,便又不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