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宝宝教育正文

孩子胃强脾弱、反复生病如何调理?

举报/反馈

孩子胃强脾弱、反复生病如何调理?用好1个方

以下是真实案例

如果是你的宝宝,你会怎么做呢?

问:

许教授好,我家孩子是男宝,3岁7个月,身高100cm,体重26斤,很会吃,要吃很多,每天大便三四次(都有成型,有时会有食物残渣在里面),鼻梁上一直有青筋,眉角附近现在也出现了青筋,眼袋很深。3岁以前很喜欢趴着睡,睡觉不踏实,身体很瘦,体质也弱,动不动就哭,很容易受凉感冒打喷嚏。最近感冒咳嗽,吃了西药和消炎药,之后发现小孩大便干结,连续一个多月都是拉羊咩咩便,很容易积食,也有给他吃素消积,补过气,还是不行。后面感冒又两三次,现在孩子又因感冒咳嗽(有点吼喘)吃药不见效后引起发烧,只有吊针,有好转,但是现在咳嗽还是有痰,一直都有鼻涕,鼻子不舒服(孩子很喜欢用手去抠,都抠伤好几次了),偶尔又会喊肚子疼,不舒服,睡觉汗多,还经常觉得热,我想问一下许教授他这种情况应该怎么调理?孩子胃强脾弱、反复生病如何调理?

希望解决的问题:

1)感冒后如何调理?

2)胃强脾弱的孩子如何增强体质?

答:

首先来总结一下案例中这个孩子目前的问题:

● 主要症状: 吃很多、不长个,容易受凉感冒,体质弱。

● 大便: 经常羊便便,偶尔有食物残渣。

● 睡眠: 睡眠不安稳,趴着睡,盗汗。

● 舌象: 舌淡红,舌尖少苔。舌苔白,微腻。

● 其他症状: 山根青紫,眼袋重、青;动不动就哭,经常觉得热。

● 体格生长评价: 身高达标,体重差点没达标。总而言之是瘦小的。

目前案例中的这个孩子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有两个:

第一是反复呼吸道感染,也就是反复感冒;

第二是胃强脾弱,吃很多但就是不长个。

这两个问题都是脾虚所导致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调理脾胃。

胃强脾弱的根源,是长期脾虚

孩子积食、反复生病、身高体重不长,最直接的原因往往就是脾虚,脾胃功能虚弱导致孩子营养无法吸收。

孩子脾虚,通常表现就是容易积食、胃口不好、吃饭不香,但是案例中的孩子能吃,是不是就代表脾胃的功能强健呢?其实不然。中医上有“胃强脾弱”的说法,意思就是胃的功能过强,能接收很多的食物,所以孩子总是感觉饿。孩子吃完东西后,胃粗略加工就丢给了脾去运化,但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差,接收了大量食物却消化吸收不了。这样,就会出现孩子虽然吃很多,却不长肉不长个的情况。

孩子胃气强盛,脾气虚弱,脾气虚不能为胃行津液,胃中津液停聚,郁而化火,导致胃气更显盛实。阳有余就容易成“火”,胃火旺盛,就会经常觉得饿、想吃东西;但脾气虚弱,饮食不得消化、转运,就容易出现消化问题,如羊屎便、大便有食物残渣等。“胃不和则卧不安”,孩子脾胃不和,也容易睡不安稳,心肝之火内扰,内热旺盛、脾气也容易急躁易怒。而案例中的孩子,山根青紫,眼袋重、青,也是脾虚一个很明显的标志。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不运化,吸收有问题,那么孩子生长受到影响,抵抗力也差,肺卫不足,天气一变化就会特别容易感冒咳嗽,这也是案例中这个孩子反复感冒最主要的原因。

胃强脾弱、频繁积食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诱因

案例中的这个孩子频繁且反复地感冒,在西医上被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这类孩子简称“复感儿”,是由于孩子的免疫功能低下所导致的。而中医认为,这与孩子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脾失健运有关,这种情况多以虚症为主,以气虚最为多见。

孩子的体质特点是“稚阴稚阳”,阴气不成熟稳定,阳气也不成熟稳定,所以很容易就呈现出一种“虚”的状态。我们经常觉得孩子“虚”,其实就是不成熟、不稳定。因为阴也不足阳也不足,那么气就肯定是不足的。而“复感儿”,反复感冒生病的孩子,气虚的特点就更为明显。这类孩子气虚,主要是因为脾气虚。脾土生肺金,脾气虚,则肺气虚,体表卫气不足,风寒容易入侵,所以根源还是在脾胃。

给“复感儿”调理补虚,很多家长都存在误区。比如在刚刚病愈就着急进补,比如食疗的方向不对等等,都会进一步损伤孩子的体质。所以,在帮“复感儿”调补前,家长应该先掌握一个思路:感冒先驱邪,一周后补虚,补虚先防积。

感冒先驱邪,重视防积食,注意保暖防寒

当孩子有外感的表现,如流鼻涕、鼻塞、打喷嚏、怕风怕冷、打寒战、后背僵硬、咽痛、咳嗽痰多等症状,都不建议用食疗方进补,应该先解表祛风,避免助病邪。

而脾气虚的孩子,想要减少感冒,日常应该重视预防积食、助消化,因为孩子积食的时候是最容易外感的。而脾虚的孩子,更容易发生积食,所以家长每天要用好“10秒法”及时判断孩子的消化情况,积食时要用“4招法”来助消化。具体在《儿童脾胃课》中有很详细的介绍。

此外,要注意保暖防寒。家长也许会很奇怪,夏季这么热,还要防寒?夏季炎热,阳气浮越于体表,人体是外热内寒的状态,此时体内是虚寒的。因此,家长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对着风扇、空调猛吹,也不会让孩子过食冷饮冷食,避免受寒。

病愈后积极补虚,重点是健脾、补肺、益气

等孩子感冒症状完全消失一周后,此时病邪已完全祛除,可以帮孩子积极补虚。尤其是案例中的这个孩子,在感冒过程中用了消炎药,损伤了脾胃,更应该要调补好,防止病情复发。

● 病愈后补虚,先通再补

《内经》中有“食肉则复,多食则遗”的观点。病后脾胃虚弱,余邪未尽,马上恢复正常饮食,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食积,尤其是本身脾胃比较虚弱的孩子。余邪与积食交织,痰湿内生,引起复发。所以病后宜清淡饮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才有利于胃气的恢复。比如,病后常用米粥食养,米粥清淡、易消化、益胃气,能帮助孩子脾胃状态的恢复。

病愈后的补虚,家长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先通再补,意思是先消积,再补虚。

1、 先消积: 就是要先帮孩子消积,确保孩子的消化状态是良好的,扫清脾胃的障碍,这样才能补进去;否则,孩子脾胃有积食,再盲目进补都只会增加脾胃的障碍,还容易让孩子积食化热。具体可以用“10秒判消化”判断孩子的消化状态。

2、 再补虚: 在消化好时,帮孩子健脾、补肺、益气,但家长要注意进补的方式,不能一上来就大补、峻补,要平补、清补,尤其是在暑热的夏季。可以给孩子用白术佛手汤、理脾补肺方 ,每周用1~2次。案例中的孩子脏腑娇嫩,体质是比较敏感的,建议家长在用补益食疗方的过程中,坚持用“10秒法”观察孩子的消化,如果发现孩子积食,或者体内有热,就要停止健脾,要用三星汤助消化,饮食要清淡,过几天孩子消化好了,再继续健脾。在这个过程需要家长的细心观察,和耐心坚持,长此以往,孩子的体质才会慢慢改善。

● 严格控制饮食,必要时攻补兼施

1、 严格控制饮食

上面提到,孩子积食时最容易外感,尤其是胃强脾弱的孩子,饮食不节,积食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家长每天坚持“10秒判消化”,观察孩子的舌苔、睡眠、口气、大便,有1项或以上不正常,都是孩子积食的标志,要及时用三星汤消食导滞,配合素食,坚持2~3天。而案例中这个孩子偶尔羊屎便,用新三星汤效果会更好。

积食日久容易化火,继而出现胃火亢盛的情况,也就是我们上面说的“胃强”,胃强脾弱的孩子要严格控制孩子饮食的量,与孩子约定好,耐心与孩子沟通,以七分饱为佳。

2、 反复积食可用攻补兼施法

对于胃强脾弱的积食,需要用攻补兼施法。单纯地消食导滞,就等于只是把脾胃中积滞的食物清扫了,但是脾胃的消化功能低下,还是会一吃就积食,需要增强脾的运化能力;但是单纯地补脾,等于给堵塞的脾胃硬塞补品,不仅补不进去,还会加重积滞。

因此,胃强脾弱的孩子,需要攻补兼施。如果清淡饮食配合助消化2~3天效果不明显,就要慢慢恢复正常饮食,不能长期素食。此时可以用桃苓汤,调和脾胃、消积祛湿,既能补脾虚和消积滞,又能清降胃火,解决“胃强”难题。

桃苓汤

材料:五指毛桃 15 克,土茯苓 10 克,芦根 8 克,鸡内金 6 克,猪瘦肉 50 克。

具体做法与功效可查阅《儿童食疗大全电子课》。

上一篇:四个月宝宝不爱笑,可以试试这4个办法

下一篇:别怪宝宝不勇敢,成长各时期“害怕”爸妈要这样引导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哭了就抱,到底是爱宝宝还是在害

五行取名字怎么取 这些取名技巧

学大力水手吃菠菜!这么多做法,

五类妈妈养出叛逆孩子

推荐阅读

注意,这些情况下容易发生婴儿摇晃综合征

给宝宝吹空调会面瘫、得「空调病」吗?

孩子,生活中不只是“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