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曾经这样评价张亚勤:“我们的目标是将微软中国研究院建设成为计算机领域世界一流的、亚洲最高水准的基础性研究机构,而张亚勤无疑是能够继续带领大家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适当人选。” 2004年1月7日,随着微软公司负责研究院全球事务的高级副总裁克·雷斯特手中的一纸调令,张亚勤顿时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我很高兴在这里宣布张亚勤博士将升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调回微软总部,负责微软移动通信及嵌入式系统在全球的开发业务。”克·雷斯特的声音传遍世界。 1999年从美国回到北京的张亚勤,成为了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科学家,2000年7月份正式成为亚洲研究院院长,而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微软在亚太地区所设立的惟一的基础性科研机构。谁也没有想到,在短短的四年后,张亚勤便升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的位置。 少年天才 1978年,年仅12岁的张亚勤从1200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考入了著名的中国科技大学的首届少年班。中国科技大学在当时因为有着与北大、清华一样出色的学生、老师和校风,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富知名度的高等学府。而在当年,张亚勤便成为当年中国最年轻的少年大学生。 大学毕业后,张亚勤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本校电子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当多数校园里的同龄人还没来得及习惯食堂饭菜的时候,19岁的张亚勤已经开始准备关于计算机通信方面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了。此时,他的举动引起了一万多公里以外美国著名学者、乔治·华盛顿大学匹克霍兹教授的注意。这位在卫星通信、无线电通信等研究领域蜚声世界的学者发现,张亚勤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已经从种种方面体现出他与众人不同的科学天分。于是,匹克霍兹教授便极力鼓动张亚勤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20岁的张亚勤远涉重洋来到美国,就读于乔治·华盛顿大学。到达华盛顿的第二天,匹克霍兹教授给了他8本书,让他在两周内尽快读完。为了让亚勤能够尽快开始工作,教授认为他除了就读许多必修的课程及准备博士资格考试之外,应直接开展工作。 这时间,匹克霍兹教授正领导一个研究班子与国际卫星组织合作,解决通信卫星上的加密问题。张亚勤也投入到这个工作中来,并且独立地在几个关键技术方面,从理论到应用技术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其后,他还在与美国军方的合作方面,在解决第一个大型医学信息系统的图像压缩和增强方面做出了许多新的成绩。这时间,初出茅庐的张亚勤写出了一些高水平的论文,在电子工程学科中奠定了雄厚、扎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高深的产业知识。1989年,张亚勤以高水平的论文,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从学者到管理者 1989年,张亚勤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后,在教授的建议下加入到美国著名的gte研究中心。和许多国内博士毕业生相反,张亚勤并没有立即投身商海,而是踏踏实实地做起了学问,一做就是五年时间。 在这五年时间里发表了100余篇有关视频压缩、数字电视、数字电话等电子工程方面的论文,而他在视频压缩及超低速率压缩编码方面的一些技术和专利已经被国际标准所采用。到现在,张亚勤还十分感激这五年,在基本没有任何干扰的环境下潜心做学问,对于一个博士是何等重要。 1991年,张亚勤被派到美国桑纳福研究院做部门主管的时候,他已经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最年轻的院士了。因为有了恪守“一方面是技术领导,一方面和员工进行有效沟通”的管理准则,张亚勤所在部门的业务迅速发展壮大,最终发展成为单独的业务单位———桑纳福多媒体实验室。 1988年,世界工业巨子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收购了rca公司,由于产品方向及经营市场的特色,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公司。在通用电气公司给予3亿美元之后,rca的中央研究院(桑纳福研究院)宣布与斯坦福研究院(sri)合并。这时桑纳福一共有1200多人,70%以上的人拥有博士学位。一个单纯的从事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桑纳福实验室,突然一夜之间没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需要自己找饭吃,自己解决科研经费。这所在电气和电子技术方面全球最高水准的实验室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 作为主管的张亚勤开始为资金和市场绞尽脑汁。“每天80%的时间都花在了做业务上,而且越到后来时间越多。”那时他脑袋里想得最多的问题是:“怎么样让别人订购我的技术?三五年后技术、市场是什么样子?”“最好的产品里并不一定要有最好的技术,做产品的时候要定向给客户,首先要让客户能够使用;价格和功能比应该是最佳的一种组合;成熟的技术一定要把握进入产品期的最佳时期……”张亚勤渐渐明白“市场”二字的份量———超前和实用相结合,别人才能付给你钱。 微软千里马 1998年7月,微软新财年开始,比尔·盖茨已经决定在中国建立一家研究院,他把这个研究院的筹建工作交给李开复一力承担,李开复便开始四处寻找他理想的对象。1998年9月,一家猎头公司找到张亚勤,问是否愿意和微软的李开复聊一聊,是否考虑换一个工作。 李开复给张亚勤打电话,主题是他的微软中国研究院计划,希望张亚勤能对此产生兴趣。张亚勤感觉那次双方沟通得很好。几天后,李开复再次给张亚勤打电话,力邀张亚勤回国,并谈了一些回国工作的细节。1998年11月,张亚勤便飞到北京,最终张亚勤决定回北京和李开复以及另两位被李开复邀回的“拓荒者”一同开始搭建微软在中国的研究院。 时隔不到两年,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博士便接到微软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的指令,要他尽快将北京的工作交给张亚勤,回微软总部接受一项新的任命。张亚勤走马上任成为微软中国研究院的第二任院长。 李开复曾经这样评价张亚勤:“我们的目标是将微软中国研究院建设成为计算机领域世界一流的、亚洲最高水准的基础性研究机构,而张亚勤无疑是能够继续带领大家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适当人选。” 2000年8月张亚勤接替李开复出任研究院院长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开拓新方向。张亚勤相信,不会因为开拓新方向而削弱在原方向上的研究力量,也不会因此“稀释”从微软总部和外界得到的资金和资源。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张亚勤认为“后来证明我们又做深了,又做广了”。 目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成为微软在亚太地区所设立的惟一的基础性科研机构,经过近五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拥有160多位研究人员,另外有250多位访问学者、博士后以及学生。张亚勤曾经这样评价自己在微软的工作:“对我来讲,十分荣幸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一员,因为在这几年我看到研究院从无到有,从一开始的概念变成现实,是相当欣慰的事情。过去的近五年里,我们已经在国际一流的杂志和会议上面发表了600多篇文章,另外,为整个it产业以及微软公司的产品也作出了很多的贡献。” 张亚勤简历 1978年,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少年班 1989年,23岁,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 1997年,年仅31岁的张亚勤被授予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fellowofieee)称号,成为该协会100年历史上获得这一荣誉最年轻的科学家 1999年,回国加盟微软中国研究院,出任该院首席科学家兼副院长 2000年8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2001年11月,微软中国研究院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张亚勤任首任院长 2004年1月,升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负责微软移动通信及嵌入式系统在全球的开发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