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女性职场正文

“黄金周”能否变“黄金月”

举报/反馈

  节假日*流集中和运力不足,似乎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曾经火热异常的“假日经济”,而今越来越遭到一些人大代表的质疑:“一窝蜂”的休假形式不从根本上改革,黄金周的含“金”量就会越来越低。

  全国人大代表杨涛说,长假对释放潜在的消费需求,拉动内需的作用人们有目共睹,但是,“黄金周”里的游客数量总比平时增加几倍,航空、铁路、公路、船舶运输全面紧张,不但安全隐患大增,而且降低了旅游质量;有名的旅游景点往往人满为患,搞不清是看人还是看风景,有的景点入厕都成了大问题,饮食、住宿设施也是不堪重负,这是对发展中的“假日经济”发出的危险信号。假日经济的内涵,不仅仅是简单的观光和购物,还有更多的文化产品,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可否考虑将“黄金周”扩展成“黄金月”甚至“黄金季”,充分利用社会和自然资源,做好假日经济的大文章,使消费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圣明代表认为,支出增减与假日长短的关联性并不大,却与收入增减密切相关。如果每年支出收入的比例基本稳定,在长假所在的月份中多花了钱,一般在其他月份的开支就会相应减少。有统计表明,“五一”“国庆”和春节所在的月份是一年中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最多的月份,然而相邻的月份又是最少的。

  全国人大代表楼文英说,休假制度是国家福利的一部分。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休闲时间过于集中,既导致了吃、住、行环节上的拥堵,也引起了“黄金周”集中消费后几个月消费的低迷。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应通过地方立法,由员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实行带薪休假,这样可以错开个人休假时间,根本改变“一窝蜂”似的休假方式。

  社会学家认为,国家对休假福利制度的调整也是“以人为本”的良好体现。

  一些人大代表建议,要打破休闲时间上的不均衡,满足日益明显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带薪休假制度应该是明智的选择。细分假日旅游市场。年轻人是整个假日旅游市场中具有活力的群体,分析并抓住这部分群体的消费偏好及需求十分关键。

上一篇:上海市今年内又将添65个新职业

下一篇:初入职场怎么给人留下好印象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女性求职要注意的要点:敢于接受

这些心理陷阱葬送你的职场生涯

分析:三个职场丽人常见的心理病

面试时千万别出现这五种情况 成

推荐阅读

如何把工作的坏因素化为优势

职场上切忌总是唠叨抱怨

哪些心理习惯会扼杀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