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7月的德国有着球迷太多的牵挂。作为职员或者老板,这个月将是矛盾的,请一个月假看球?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的。不看球?那更是不可能的,世界杯无疑已成为全球性的节日,它其中蕴含的男人味和团队性让每个能看上电视的人为之倾倒,不仅是男员工,越来越多的女人也加入到世界杯球迷的行列中来。 我们不禁要惊叹:事情闹大了!这个狂欢节背后必定隐藏着不可忽视的职场问题,你 怎样才能避免在这一个月的神魂颠倒之后丢工罢职?作为一个老板,你将采用什么方法让公司平稳度过世界杯工作疲软期? “民”间代表 1 老板不给假我就辞职 ●唐可,广州太平洋广告公司 “巴西人都能卖房去看球,我请个假算什么?”唐可对记者说道。为了看球,前段时间唐可找到老板,明确提出了自己想请假看世界杯的想法:“我想请假一个月,不给假我就辞职!”没想到,唐可的老板真的很通情达理,假就给他了。 “老板也是球迷啊,天下球迷是一家,所以我觉得他不会以后给我脸色看吧。而且我答应他三天左右回公司一趟。”唐可说。 2 好在手下没几个球迷 ●杜子建,华艺传媒执行总裁 杜子建是个标准的球迷,也是球评高人,他名片的第一行印着“足球场上,除了上帝就是我!”然后才是他的名字和那串长长的头衔。记者问他看世界杯吗?他回答说,“哪能有时间看呢,应该是不看了吧。”记者又问,你的员工在世界杯期间可以看球吗?他回答说,“看球是他们的权利,就算我是老板也不能不让他们看球啊。”再问,要是看球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工作呢?杜总很轻松地说,“耽误了工作?那就永远放假了。” 不过他又补充了一点说,“好在公司除了我没几个球迷。” 拍案 拍案者:康书亭,著名管理培训专家,管理学副教授 1 因看球毁掉工作的不是好员工 球迷看球归根到底就是个“玩”。其实,为了玩或者说是因“执著地热衷于某项文体娱乐活动”而卖房的,中国早就有。然而,工作对于每个职业人来讲是饭碗、也是实现自我的舞台;世界杯再精彩,球迷也仅仅是看客而已。在世界杯期间,有四种行为方式供员工选择:d级:6月9日—7月10日每天通宵达旦,包括赛前早早酒吧预热、赛后面红耳赤地讨论等。结果:上班迟到,无精打采,偶尔精神一会儿仍评论前夜的比赛,你可能要倒霉了。 c级:每场必看,关键场次通宵达旦。结果:上班状态会受较大影响。如果老板也是球迷,也许问题不大;如果不是,…… b级:关键场必看,但抓紧时间休息;上班状态基本如常。 结果:职业生涯想必也是如常。 a级:暂时停掉了其他业余活动,抓紧一切时间休息好;平时经常迟到的你,世界杯以来却比谁到得都早、走得都晚;每天在老板来之前,把世界杯的最新战报和工作汇报一起放到他(她)的办公桌上。 结果:世界杯将会给你一次意外的收获。 2 能用足球引导员工的是好老板 作为老板,应该理解这群人,理解球迷的热情、率真、执著。员工的这份热情、率真、执著如果延伸到职场上延伸到工作中,对企业、对员工都是大有好处的。可以按照绩效四等级考核老板的管理行为:d级:极度限制“球迷员工”级:工作甚至比平时还要加码,以免他们在世界杯的一个月里“放纵”自己而影响绩效。 结果:有可能造成上下级关系极度紧张,劳资矛盾加剧,甚至某些员工有过激行为或是因此辞职。 c级:无视本企业球迷群体的存在,“闭上眼睛就没有悬崖”,一如既往。结果:“球迷员工”不舒服,他们的意识和潜意识都可能会指挥他们在某些时候产生某些不利于绩效的行为。 b级:理解,一定程度上容忍“球迷员工”。结果:员工工作状态、上下级关系、劳资关系没有因为世界杯而受到太大影响,但恐怕也仅仅是满足了“球迷员工”的基本需求而已。 a级:充分理解“球迷员工”,有效引导,但是对他们的工作结果考核不能放松,还要注意兼顾“非球迷员工”。更可以把32支球队的胜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在晨会等场合与员工一起分享。结果:这是一次多好的加强团队建设、融洽上下级及劳资关系、提高整体绩效的机会呀! 总之,如果员工a了,老板也a了,a a则大于2a,这就是所谓非凡绩效。这是世界杯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因此,不妨借一借世界杯的力,不借白不借。 耽误了学业又要耽误工作 ●赵长水,北漂 2002年世界杯的时候我还在上大学,那时通宵看比赛,耽误了不少功课。 来北京有一段时间了,还没找到工作,球赛又来了。 我想我还是先不找工作了吧,等看完球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