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软、宝洁、诺基亚、华为等大型外企在高校当中举行宣讲会,激起了一波波的浪潮,大学毕业生们磨刀霍霍,应对求职。令人注目的是,有一批自视甚高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只关注外企的招聘动向,一心期望能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进入这样的企业,不仅意味着优厚的收入,还能享受规范化的企业文化和更多的机会。 外企是不是惟一的选择 微电子专业的夏海在一开始就表明了他的态度,他对记者说:“我非外企不去。”目前夏海已经参加了摩托罗拉以及微软等外企的招聘。问其原因,“他们的培训工作就做得非常好,他们公司在全国很多大城市都有培训机构。”他同学就经常往返于全国各地培训,现在广州培训。 夏海说他以前的同学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经常向他述说其所在企业的一切。夏海喜欢上网看相关外企的资料,平时经常看一些财经杂志和新闻。他说,与一般企业比较起来,大型外企一般都有很好的并引以为傲的培训机制,而且一般都不惜血本,确实有着小企业不能比拟的培训机会。公司的人力资源的重要工作一直就是培训。 培训的内容很多,有专业培训(比如产品,工厂生产过程,财务,it等),有管理技能培训(比如演讲技能,领导能力,与人沟通等),也有专门的储备人才的系统培训。这些培训一般都有不同的级别,由易到难。公司每年的培训都有时间表,员工和上司沟通后,找出自己最需要参加的培训,由公司统一安排。公司在培训方面的投入很大,通常会请一些很资深的培训公司。培训的地点通常都是很好的城市,大家也就顺便玩玩,吃住各种条件也是非常好的。尤其是一些全球性的培训,一般都会安排在总公司或者一些重要分公司所在的国家,这样也就出国一趟。说起这些,夏海的眼睛一直闪闪发亮,非常向往。 即使实习也是一样待遇 浙江大学材化学院的小曹面临着博士毕业,他近期非常忙碌,准备各式各样的英文应聘简历,还发动他的朋友帮他查找应聘有关注意事项。他分别参加了10月26日美国国家仪器中国有限公司的宣讲会,27日ici的招聘以及29日的ge通用电气的宣讲会。目前,他还准备11月2日联合利华的宣讲会。 当记者问他为何选择要去的单位都是外企的时候,他说他的目标就是去外企。小曹认为:“外企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完全凭借实力创业的舞台。” 他曾经在研一的暑假参加过宝洁的实习。他告诉记者,在宝洁实习的时候,实习项目绝对不会是别人已经做过的一件事情,而往往是在事务中最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之一,所以让他觉得项目本身有很大的意义,有展现自己的天地。而且小曹的主管也没有把他丢在一边,而是给他提供很到位的培训,让他能够有足够的知识和技巧去独立应对这个项目。 “实习过程中,感触最深的一点,是所有的人都把我当作一个正式员工来看待。两个月当中,我常常和其他主管以及市场部、基础部的人来往,几乎所有的问题,他们都会很热心和耐心地帮助我。同时如果我需要什么数据,他们都会给我,而不会说觉得我是一个实习生就低人一等或者担心你会泄密。所以我觉得在外企,这种平等的公司文化要比一般的企业好多了。”他说。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品牌 李闵君大学毕业已经有五年了,原先在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做设计工作,在企业中也颇受到领导的重视,担任团支书的职务,也算是业务骨干,而且很快就要升到主任的位置了。就在这个时候,她选择跳到一家同行业的外资企业工作,其实在薪资待遇上,在国企中将成为中层领导的李闵君不会比在外资企业差多少,比较起外资企业竞争的激烈,合同的短期,时时都有危机感,国有企业的工作还更加稳定。但是她还是选择到外企从头再来。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作为技术人员,在国有企业里担任领导的工作会分散很大一部分注意力,我并不是一个当领导的料,还是脚踏实地多干一些吧。”对于李闵君来说,相对简单的工作环境是她想换到外企工作的主要原因。她自认为无法处理那些复杂的办公室政治。 而除此之外,在外企接触到的更规范的企业运作理念,同样让李闵君觉得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以前,在国有企业工作,上班拖拖拉拉,工作效率低,加班完成工作,还能给人一种工作勤奋认真的感觉,而在外企工作,8小时内,工作满满当当的,几乎不用加班,公司也不提倡你加班。规范的企业制度,让所有的劳动成果和所得一目了然,给人一种很踏实,很值得信赖的感觉。 而外企对于个人发展的帮助也是很大的。一进到这家新的公司,李闵君就被派往德国总公司培训了近半年的时间,这期间学习到的业内相关最新的情报和技术是在原先的单位里根本没办法接触到的。而在投入到工作之后,不断的积累也让她获益匪浅,而这些最终都能够转化成她自己所有,增加的是她个人的能力,为她以后的发展增添砝码。所以李闵君感叹:“如此大的差别,难怪大学生毕业以后,那么多同学都想着到外企工作。” 认识自己,选择才有意义 李宇在上海某知名猎头公司工作,针对目前很多大学毕业生蜂拥向外企的现象,他觉得这种选择固然是有一些道理,但是很多毕业生有太多不理智、不成熟的表现,所以还是应该保持着谨慎的态度。 他告诉记者,比如在众多去应聘宝洁的毕业生里,除了一些真正想在外企工作的人之外应该还有其他的状况。一些人是抱着先去试试看的心态,在报名之前对于自己的行为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性,拿到录取通知,再考虑自己到底要不要去这家企业,在报名的学生中,这种情况不在少数。 还有一些学生就是冲着企业的名气去的,只要企业大牌就好,而不考虑自己的具体情况,再加上这样的企业通常都会有很完善的形象包装,公司的招聘人员一炒作,学生更是趋之若鹜。 当然也少不了一些学生凭直觉感到工作很难找,所以就直接冲着钱多去。他说:“我问过一些应聘者‘进入外企你们能得到什么’,每年都能得到差不多的答案,包括高收入、进名企有面子,这些实在的说完之后,就是‘实现自我价值’,但如何实现呢?还有,进外企究竟是亏了还是赚了呢?没人能答出来。因为几乎没人想过这些问题,他们相信公司会为他们安排的,尤其是在校生更是如此。 众多学生对于外企的趋从,还是有盲目性的。首先,他们对自己所看中的公司,只是通过一般媒体的宣传并不真正了解;其次,他们对于自己也缺少了解,从没想过自己能干什么和想干什么,有的即使想过也不清楚。而这两个问题恰恰是选择工作的前提条件。在考虑好这两个问题之后,再选择是否去外企工作,李宇告诉记者:“其实认识自己,也就是想清楚能干什么和想干什么这两个问题,那是在学校里自己就应该思考成熟的事情,等到要找工作时才去思考那就为时已晚,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他觉得毕业生在找工作前就应该明确自己想干什么。他认为很多同学抛弃自己专业再去干别的是一种浪费。如果在学校里对这个问题就进行思考,早日发现答案,就比较有利。因为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身心才会完全投入,才能以最少的时间成本去创造最大的收益,获得成功。 更重要的问题是,如果不清楚自己,盲目追求进入看似高端的外企。就会被“异化”了,也许他们从此就找不到自己,这会导致他们可能今生将与成功无缘,因为“做自己”是成功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李宇认为,大学生应该在大三大四就多上上门户网站或专门经济类网站看经济信息,加深对外企,也包括其他企业的了解,这样就能在面对择业时有很广的信息面,从而找到自己合适的公司。 摘自《今日早报》(j-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