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升学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花额外的钱,请来家教为孩子做有针对性的个别的辅导。需求多了,从事家教工作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家教市场火爆是必然的。据了解,笔者所在地区内,在职教师是家教队伍的中流砥柱。而引起笔者注意的正是这些有着双重身份的“家庭教师们”。 任课老师如何做家教 由于在职教师在学校都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他们多利用学校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作家教。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在自己任课老师家每周一到周四晚或周末接受家教,每月每人200元。 学生参加家教是希望得到个别辅导,但据笔者调查,在职教师多以“家教班”的形式作家教,一个家教班中往往有很多学生,教师每次也只是查查作业,讲讲作业,甚至只是对对作业答案而已。有两位家长告诉笔者,他们孩子参加的家教班学生竟达74人。教师分两班上课,和正常的课堂教学区别不大。这样家教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笔者调查的100名家长中,竟有60人反对这种形式的家教。但他们中也有41人承认自己的孩子曾经或正在任课老师家接受家教。 “家教”成了关系“催化剂” 如此家教为什么有这样红火的市场呢?家教是课内学习的一次延伸,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与提高。当然,好的效果只有在任课教师的辅导下才能有更好的体现,因为任课教师对自己的学生知根知底,辅导有针对性。因此,家长们选择家教时会更倾向于自己孩子的任课教师。 但是同时还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些任课教师暗示或指示无意找家教的学生参加自己举办的家教班,参加家教班成了下派的任务。调查中,少数家长承认是出于情面或不得不参加“家教班”,有些家长甚至把这一举动作为与教师沟通、拉关系的“催化剂”。 “家教”发挥作用难 权衡下来,笔者认为,如此家教弊大于利,难以发挥其对学校教学的补充作用。 首先,在职教师作家教会分散他们的教学精力,降低教学质量。有些教师甚至本末倒置,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家教上。而且如此家教也容易滋长少数教师以教谋私的恶习,加重学生家长负担,有损教师队伍的形象。同时更会误导家长的教育消费观念。很多家长请家教只是盲目跟风,“别人都请家教了,咱不这样做似乎对不住孩子”。 其次,家教盛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严重影响学生课堂听讲的效率。由于很多家教只是课堂教学的延续甚至简单重复,于是学生便有了这样的错误想法:课堂不认真听讲没关系,反正课后还有老师给重新辅导。 再次,这种家教也衍生出一些不良现象。如:教师对接受其家教的学生进行评价时可能多着眼于“闪光点”,而对没有或拒绝参加家教的学生的评价,则可能侧重于欠缺点,评价有失公允。更严重的是,据家长和学生反映,一些教师为了让家长看出教学成果,甚至在考试前把试卷内容透漏给接受家教的学生。 笔者认为,如此家教市场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不应该等形成混乱局面后再“大治”。各地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拟定相应措施,堵疏结合,取缔或规范家教市场。 摘自《中国教育报》(j-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