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配到双向选择到自由自主择业,就业政策改革的大潮下展现的是不同的生活和命运。 在分配的大旗下,精英们的生活是由国家安排好的,人才的单位所有造成了人才的极度稳定,此时此刻,自由与流动便变成了人们生活的梦想。 显然,能否流动是与国家的政策导向有着很大的关联度的。与精英潮下的分配相比,我们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时下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就业分水岭上,一种新的主流就业体系即将催生。 走向之一:政府从就业市场的主导位置上逐步后撤,社会及学校积极参与,毕业生成就业最终的主体。 就业是谁的事情?是政府的,还是学校和个人的。现在实际的情形是政府、学校和个人都特别着急。可以说,就业这事是方方面面十分关注的事情,所以,年年的招聘会一场比一场隆重,大家像赶集一般,不过,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变,就业会成为个人的事情,政府和学校参与的力度会有减弱的趋势。 从国外的情况看,学校是一个提高素质和知识的地方,能不能找到工作可能更多的是学生私人的事情。 走向之二:现行偏重于“成品包装”的就业指导模式将为“产品设计”式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提升就业力的新模式所代替,大学生将更加关注个人发展的持久性,而非把重点放在可就业性上。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一个捞进篮子都是菜的局面。大多数学校引导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绝大多数的学生把眼光放在形象工程上,而不是素质工程上,着眼于当下的就业,而不是持久的事业与生活。 普遍流行于大学校园的形象工程包括:注重个人形象,讲究穿着得体,甚至不惜重金美容和整容。在寄送和递送简历时,大贴美女照、帅哥照。临时抱佛脚式地学几招制简历的技巧、面试技巧和沟通技巧。 中国人民大学唐钧的研究表明,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做出规划的大学生只占37.7%,还有60%以上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发展没有做出规划。 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学生看到了现行就业指导的盲目性和机会主义色彩,可以想见的是,就业指导将会从成品包装转而向产品设计和强调个人发展的目标转向,就业指导工作将走出以包装为重心的时代而进入一个以提升就业能力为主的时代。 走向之三:就业力培训将会从学校独自承担过渡到由到由学校、社会共同完成,职前教育和生涯管理培训将掀热潮就业力及人生规划到目前为止,还处在一个启蒙的阶段。在一个需要终生寻求就业的时代,个体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对人生的主动设计和主动管理来保证自己生活的高品质。 在这样一场启蒙运动中,各高校的教育改革将会如火如荼地展开,大量的职业设计及能力提升的课程和培训将进入到大学的课堂。 实际上,在国外许多小学的课程和游戏中,也会有意无意地把未来的生涯资讯和职场情况传达给学生,如美国的小学游戏就会有投资的模拟活动。 不过,大学生面临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职业及生涯状况,仅靠接受一次或几次培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随着行业、社会及职场特点的变化,重新学习和重新培训的任务十分严重。 在国外,几乎没有大学生不去接受心理的或者是就业、职场的专业辅导,接受这样的指导,会让自己的人生规划变得更加合理、科学和可更具操作性,更符合社会的趋势与潮流,从而保证自己的人生规划与社会需求不会发生错位。 走向之四:找工作是大学最头疼的一件事,所以,如何保证先就业已成为大学生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这一局面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将会继续存在,不过,在就业恐慌过后,事业主导性的就业将会变成就业的主流思想。 工作是什么?工作是自己的信趣、性格和社会价值观的满足,只有做这样的工作才是快乐的,也才会更有成就。 现行的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思路在短期内可能还会成为主流,不过,这样的思想对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却是一个严重的考验,毕竟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和选择与自己的人生目标南辕北辙的道路起步走,肯定会有着相当的压力。 同时,就业的盲动也带来了所谓的创业盲动,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不久,却总有着改变工作环境的冲动,在一时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情况下,最自然的就是想到所谓的创业。 而实际上,此时此刻,准创业者们无论是在社会经验、产业经验,还是商业眼光、市场能力方面都还不能满足创业的需求,但在深圳及广州的城市里,却有着一大批年纪轻轻的创业团队在产生。 实际上,大多数的创业团队还不太能明晰公司的主营业务,也没有正常的业务来源,大家所有的就是既是办公室又是宿舍的出租屋和一天天变化不定却令人激动不已的创意。 走向之五 从偏重于追求外职业生涯到讲究内外职业生涯的匹配与兼修,从而为个体发展和职业发展寻求长久的动力。 职业生涯分内外,内职业生涯指从事一项职业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经验和内心感受的组合及变化过程;外职业生涯指从事一项职业的工作内容、条件、待遇、职务、地点等因素的组合及变化过程。 很奇怪的一件事情是,现代许多大学在能力修炼过程中,更偏重于对外职业生涯的了解和关注,他们更关注社会上哪一种职业更吃香,收入更高,更能引来人们的尊敬,其实,职业生涯早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了解、锻炼,大学生此时在组织中的主要角色是初学者,最大的收获应是在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碰撞中使内职业生涯发展大于外职业生涯发展。 也就是说,大学生此刻的工作重心应放在对自己的认知、了解和提升自己的素质上,如果一毕业就追求外职业生涯,或许可以做到一时大放光彩,但可怕的是,星星之火,不能燎原。 走向之六 学成毕业是人们对大学生最普遍的认识,但未来社会学习是一个终身延续的概念,学习能力的高下和学习态度的是否端正决定了一个人职业生涯成就的高低。要做职场长青树,最根本的就是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在前几年,报章上出现频率很高的字眼是下岗和中年危机,现在,万年科员等名词也开始出现,为什么职场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产生这样的现象原因虽说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学习的中断。有人说:大学所学的知识一两年之后就由新知变成旧知了,而且由于新知识开始不断涌现,如果不注重在职培训和在职学习,很显然,毕业几年之后,就会成为一个有文化的知识盲了。 学习是进步的开始。所以,在选择就业单位时,要更多地关注公司是否注重对员工知识的管理,不要只考虑工资和待遇的高下。 走向之七 一次就业成为历史的遗迹,短期就业和多次就业会成为就业主流脉象 一次就业终生在岗,这是传统大学生的职场标准照,但未来社会中,一辈子做一份工作的机率大大降低。 劳动力过剩和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的状况会引来职场的剧烈震荡。一方面,一些用工企业会优中选优,从中加快了大学生淘汰的速度,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因为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暂时性地选择就业,一有机会,就赶快转职。 近年来,深圳等地的一些广告及咨询企业,一直为员工流动太快而大伤脑筋。常常是一年要换几波人马。员工流动已成为企业最不确定的风险。 走向之八 就业全国化成为趋势 全国招生,哪来哪处一直是大学生分配的一个主要流向,到今天,就业全国化实实在在成为一种趋势。 每到周未和星期一,往来于珠三角地区各城市之间的交通设施入座率会大幅提高,家在广州,却在深圳或在东莞上班的白领们要么是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要么就是急匆匆地奔赴公司上班。 一些高级白领就业更是如候鸟一般,在广州、深圳的一些大公司上班的高层老婆孩子到么在北京,要么就在上海。近几年来,把家安在广州、深圳而把事业放在上海的高级经理人也不断增加。这些人早年的事业都在南方,成家也在南方,随着长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享受过珠三角快速发展之利的他们随之也将目光投在上海及其周边的城市中,再一次吃上了经济高速成长的大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