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习惯性地忽视那些看上去无形的、似乎不必费力得到的、自以为早已掌握的东西。 我无数次在各种场合分享我的一个核心育儿观点:真正要让孩子增强免疫力,少吃药,少生病,健康成长,需要从衣食住行情志和医疗六个方面全面呵护。 但其实我在临床中发觉,其中的情志这一点,是最容易被家长忽视的。 衣食住行和医疗,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付出,是有形的;而情志这个东西,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它是一种情绪和感觉上的呵护,很多人觉得它对孩子的疾病治疗和日常保健并没有什么帮助,还不如多注意饮食,有病就上医院。 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情志究竟是什么? 情志,是人的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情绪反应。 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惊恐。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不仅仅只是心理作用,对人的身体,尤其是对正在生长发育的小孩子来说,有很大的影响。 《养性延命录》里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 情志如果从西医角度来讲,可能涉及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而从中医角度讲,它所对应的脏腑就是肝。长期情志受伤,往往导致肝木受损, 也会导致其他很难治疗的疾病。 这些令人头疼的育儿难题 都是因为情志没有呵护好 其实,如今家有婴幼儿的年轻父母们,学历教养素质都越来越高,为什么还是会出现孩子情志受伤的问题? 不是家长不会,而是选择性地忽略了。 有意思的是,我们十月怀胎的时候,都知道要做胎教,懂得给肚子里的宝宝听音乐,和TA说话,小心呵护;那当孩子从妈妈肚子里出来后,在0-3岁的婴幼儿阶段,为什么反而不去做情志的呵护? 忽略了这一点,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1,断奶断不好,多是情志没呵护好 比如,很多家长为孩子断奶难而头痛。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我们都知道母乳喂养好,现在的科学说法是出生以后到6个月之内尽量母乳喂养,最大可以母乳喂养到24个月,也就是2岁。 但在临床实践中,我觉得母乳喂养到18个月比较妥当,超过一岁半就应该戒掉。 在断奶的时候,大部分母乳宝宝和妈妈都觉得很痛苦,孩子一定要妈妈亲喂,即便把母乳吸出来用奶瓶喂,宝宝也很抗拒,完全不接受。 为什么不接受?我认为就是情志没有做好。 妈妈要上班,不能亲喂的时候,是否想过要对孩子的情志有一个交代? 别以为几个月大或者一岁多的宝宝听不懂。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做:在妈妈快要休完产假去上班之前,还在亲喂的时候,提前学会和宝宝沟通,哪怕孩子还不会说话: “妈妈要上班了,不能再给你亲喂,你要听外婆、奶奶或者爸爸的话,到时我们会用奶瓶来喂你,妈妈的母乳会吸在这里面给你吃。” 和几个月大的孩子事先做好沟通,做好交代,做好情志的呵护,等到妈妈真的去上班了,用奶瓶来喂,就会容易一些。 2,宝宝烦躁睡不安稳,也有情志呵护的原因 对孩子的情志呵护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平时的一些好习惯需要慢慢养成。 孩子不是洋娃娃,可以随意拿来玩, 或者没空时就很粗略地对待。 有一种现象不少见:很多小婴儿睡着睡着会突然啼哭,或者突然偷笑,小手小脚能见有轻微的跳动。 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因为小婴儿的身体还不成熟,从中医来讲就是肝木不够成熟,是需要大人经常性的呵护的。 比如,我在接诊时遇到一些几个月大就很烦躁的孩子,不断啼哭。我通常的做法,就是边和家长聊,边用手轻轻地搓搓他,拍拍他,渐渐地孩子就平静下来,很乖地躺着。 这就是对孩子情志的呵护,肝木的呵护。 其实几个月大的小孩,非常需要从家长那里获得踏实的感觉。 孩子从妈妈肚子里出来后,与大自然直接接触,内心会惊、会怕、会恐惧,如果见到听到比较刺激的画面和声音,会觉得很不踏实。 所以,哪怕孩子睡着了,家长时不时走过去,轻轻搓搓孩子的手指,捏捏小脚,孩子都能感受到,情绪就会稳定,就能睡得更好。 如果懂得从小呵护好孩子的情志,长大后就不会容易患和情志相关的疾病。 情志受损,会导致、 过敏性咳嗽、注意力缺陷等疾病 真的有疾病会与情志受伤相关吗?有的。 1,顽固性咳嗽 孩子顽固性的咳嗽很难治好,而且反反复复。虽然通常这种咳嗽与过敏相关,但与孩子的情志受损也有密切联系。 西医通常说的慢性咳嗽,就是中医所讲的内伤咳嗽范畴,而内伤咳嗽中就包含有过敏性咳嗽和心因性咳嗽。 心因性咳嗽的孩子,特点是很爱边笑边玩边咳,咳得鼻涕眼泪一塌糊涂,甚至呕吐,而且你越关注他他越咳得厉害, 往往惹得家长很烦躁,又骂又凶。 其实,孩子的心因性咳嗽与情志受伤有不小的关系。我就曾看过不少这样的病例,妈妈总是不耐烦,骂孩子咳咳咳的同时嬉皮笑脸。 在我的诊室里,我就让孩子离开妈妈视线自己去旁边玩。我发觉,当孩子不用再看家长的脸色,妈妈不再密切关注他、暴躁地说他的时候,咳嗽就好了很多。 所以,从小调理好孩子的肝木,温柔呵护孩子的情志,长大后确实不会太容易出现所谓的过敏性咳嗽、心因性咳嗽。家长不应过度地当面责骂孩子,而应把注意力放在呵护肝木和情志上。 2,注意力缺陷、抽动症、多动症等 另外,现在不少学龄期的孩子很容易出现注意力缺陷、脾气暴躁的毛病。稍有不如意就大发雷霆,或者读书的时候总是走神,难以集中注意力,甚至出现抽动症、多动症、孤独症等。 其实,这样的孩子大多智力是正常的,有的IQ还挺高,可是成绩就是上不去,就是无法专注学习。这与情志受伤也很有关系。 家长过多的不耐烦和责骂,语言的侮辱与轻视,都会在孩子的感情上造成伤害,影响孩子的正气养成, 导致情绪波动甚至产生疾病。 从临床来看,受情志所伤影响而发的疾病,比一样的疾病更难治疗。所以家长对孩子情志和正气的呵护,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从小培养好的习惯。 养孩子并不是想象中的管好吃喝拉撒就不会生病。绝对不是这样! 为什么现在饮食生活条件、医疗条件比过去进步了很多,孩子却往往没有过去那么健康大方开心呢?过多压力所导致的情志受伤就体现出来了。 因此,家长在从衣食住行医疗等方面关注孩子健康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情志的呵护!让孩子在充满正确关爱和引导的环境下成长,正如得承春风沐浴和润泽一样,才会长得好,长得强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