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家长说,我家宝宝脾气可大了,动不动就摔东西,大喊大叫,不知道遗传了谁!我听完心里就想,这个孩子估计肝火是比较盛的。但是我一样不说,因为一说肝火盛,家长回家就是给孩子清热解毒清肝火,寒凉的饮食和药物很快就会伤脾,反而损伤了孩子的体质。那么肝火盛究竟什么样,肝火盛的孩子家长要怎么养护,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先说说肝的作用和特点西医认为,肝脏是人体内一个多功能又非常重要的器官,负责糖、脂肪、蛋白质的分解、解毒排毒、新陈代谢和造血。 中医认为,肝是一个系统,它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主疏泄,二是主藏血。 疏泄,就是让体内气机的疏通、畅达。 藏血,就是血气的仓库和分配中心。 对于“藏血”很多家长都很重视,经常给孩子补猪肝、鸡肝,希望补肝补血。实际上,日常对孩子体质影响更为密切的,是肝的疏泄功能。孩子吃进去食物之后,通过脾的运化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如果气机不调畅,运化就会受到阻滞,脾想把营养输送出去,就要更使劲,但是越使劲,耗损就会越大,很快脾就会失运,脾失运就容易积食,水液受阻就会产生痰饮,日久就会脾虚,那孩子的体质就会越来越差。所以我们说肝木克脾土,就是因为脾的运化受到肝木疏泄的挟制,非常密切。 但是肝本身是“常有余”的,孩子容易肝火旺,养肝之前,要先判断孩子是否肝火旺。 什么样的宝宝肝火旺肝天生是“常有余”的,除了指孩子生机勃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之外,也包含了孩子容易感受外邪,容易化火化热,肝火旺的特点。 肝火旺就会影响情绪。肝主怒,肝火过旺就会表现为情绪暴躁,爱发脾气,睡眠不好等。宝宝的很多行为,实际上跟肝有很大的关系。 1、夜寐欠佳、好动不安 《小儿药证直诀》上记载“手寻衣领及乱捻物”为肝热。肝火旺孩子的睡眠质量都不会太好。入睡难,睡熟之后翻来覆去,频频转换睡姿和位置,有的孩子会迷迷糊糊坐起来,换个位置躺下再睡。有的还会做梦,被梦境吓醒。 2、易怒易躁 肝在志为怒,肝气有余则多怒。但宝宝情志不稳定,是不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的,就会直接表现为容易暴躁发怒。如果孩子脾气特别暴躁,家长碎碎念、批评孩子是没用的,要注意给孩子平肝,理气。 3、爱揉眼睛 目属肝,眼睛表现异常就要考虑到肝是否失调。“肝气通于目”,孩子爱揉眼睛,家长要警惕孩子是不是过敏性体质,其次就要关注是不是肝火旺。 4、口气重、手心红、胃口差 有的孩子,舌苔上会有小红点点,舌尖、嘴唇偏红,呼出的口气较热,甚至连手掌心都偏红,有口臭,这个时候除了要密切关注是不是积食,也要注意肝的疏泄。 这些表现的孩子,家长日常可以适当给孩子做“清肝经”的小儿推拿,但是注意不能给孩子吃太多凉茶,伤了脾,肝火会更旺。 重视肝气的疏泄和柔养孩子没有肝火旺,出于正常的状态下,就要重视肝气的疏泄和柔养。 1、多吃青色食物。青色入肝经,因此平时可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例如菠菜、西洋菜、芥蓝、青瓜等,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功效。 2、少辛增酸。 “肝性喜酸”,根据酸味入肝的原理,可以在日常多食用一些米醋或酸味食物,如山楂、山萸肉、枸杞等具有保肝敛肝的效果。 3、作息有律、起居有常。中医的子午流注中提到:肝胆在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最兴盛,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此刻肝脏的解毒作用也达到了最高峰。所以要养肝,就不能让孩子熬夜。 食疗方枸杞叶汤 材料:枸杞叶50克,枸杞子10克,精瘦肉50克,生姜2片。2-3人份。 做法:沸水滚烫后加入瘦肉、枸杞子、生姜,煮15分钟后加入枸杞叶,再煮5分钟,食盐适量调味即可。 功效:平肝滋阴。 菊花饮 材料:菊花10克,枸杞子10克,乌梅5豆,冰糖适量。1人份。 做法:上述材料同煎熬半小时,加冰糖适量调味。 功效:清肝泻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