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宝宝教育正文

童星培训以“钱”取人:别用家长的隐秘欲望绑架孩子

举报/反馈

日前,知名娱记孟静在公众号发文,记录下自己陪朋友去童星培训公司的经历,引发关注。很多网友深有同感,表示自己的孩子也被“星探”相中过,要求去面试。在儿童剧、萌娃综艺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望子成龙的年轻爸妈们也在为自己的孩子做着明星梦。这些童星培训靠谱吗,童星制造又是怎样的一条路?且看分析。

1、“星探”和经纪人相互配合,摸清目标家长的经济状况,提供一条龙的“童星培训”服务。

2、 家长以“锻炼孩子”为借口满足的是自己的隐秘欲望。

3、“童星制造”并非坦途,面临很多现实障碍。过早进入“**游戏”也会加速童年的消逝。

“星探”要电话,经纪人来面试:摸的是你有没有钱、舍不舍得给孩子砸钱的底

想象一个场景:周末你带着孩子逛商场,偶遇“星探”,在一顿猝不及防的夸奖中留了电话。没过几天你就被通知带孩子去面试,看了一堆海报和视频,听了N个童星的故事后,你被告知自己的孩子一路“过关斩将”被选中。签约的话,第一年培训,第二年商演。培训费和宣传费全部由公司承担,商演收入则五五分成。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有一些心动,想到自己孩子光明的未来,恨不得马上就签字。

童星培训以“钱”取人:别用家长的隐秘欲望绑架孩子

童星培训公司都会允诺孩子上节目(图片出处:孟大明白

然而,这只是故事的A面,故事的B面是这样:

据以前在童星培训公司待过的人的媒体爆料,所谓的“星探”其实只是普通业务员,他们的工作就是在商场或幼儿园物色4—12岁的孩子(太小不懂配合,太大不受控制),要到电话或微信(收入提成直接与拉到的孩子数量挂钩)。

到了公司,经纪人表面上在跟你闲聊,其实是在摸你的底:家住哪儿(问的是房价)?孩子在哪个幼儿园(舍不舍得给孩子花钱)?工作是什么(收入状况如何)?还要坚持送你到车库(看你开的是什么车)。最后汇总成一份你的家庭经济状况报告。

孩子有没有天赋?没关系。外形条件怎么样?不重要。最要紧的是你有没有钱,舍不舍得给孩子砸钱。培训费和宣传费公司出,但包装费得你自己掏。节目商演什么的,当然有,做个群演、露个脸就算正式出道了,都是钱砸出来的,离真正的童星,不好意思,还差十万八千里。

舍得砸钱的家长以“锻炼孩子”为借口,其实满足的是自己内心隐秘的欲望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送自己的孩子来参加童星培训时,家长们的理由出奇一致:为了锻炼孩子。但这个理由很容易就能被反驳,如果只是单纯地想让自己的孩子锻炼一下,完全可以报名专业的艺术类培训学校, 从舞蹈、声乐或者乐器先学起。即使是一样的学校,登台表演的机会也不会少,何苦要花大价钱捆绑在童星培训这棵树上?

其实砸钱捧娃的行为背后真正反映的是家长自己内心的隐秘欲望:这个欲望极可能是家长自己有一个明星梦,实现不了,让孩子来。也可能是出于“望子成龙”的心态,把童星培训看做人生成功的捷径。更有可能是把这当成是一种投资,毕竟明星经纪带来的回报从表面上看太过诱人。

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关于在某卫视综艺节目因痴迷口红和雄辩的口才而“一战成名”的女萌娃。据《北京日报》报道,她的妈妈辞去工作,专门陪她辗转各地跑通告。看上去不辞辛苦,但却在博客上不经意透露出自己的小心思:多多努力,让你老妈我圆一个明星梦。

第二个例子则关于具体合约。有媒体报道,一些相对正规的演艺公司会严格限制小演员的合约,禁止他们接演商业活动,目的是为了避免孩子过早的商业化。但是这样的合约限制却遭到了不少家长的**,因为如果光是演戏的话,他们的回报会大大减少。

此外有业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北京某童星培训公司每年夏天开设的暑期特训班,都会吸引上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其中不乏月入只有3000的工薪阶层。他们的目的简单直接,就是想培养出第二个XX来。

即便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这也未必是一个好生意,童星的道路面临诸多障碍

从普通人到明星,这条路异常艰辛。

首先,要面对的是资源的不平衡。童星培训公司资源有限,只能集中捧那些相对“出色”的孩子,这个出色的标准一来由他们的外形条件和天赋决定,能唱会跳的机会更多。二来就看哪位孩子家长更舍得砸钱了,资源也会随之向他们倾斜。

其次,市场给每个孩子的机会也不同。影视剧和综艺节目对萌娃的需求看似很大,但对大量想进入演艺圈的孩子们来说,需求远远小于供给。据媒体报道:“现在这个产业基数大,可能70%的戏都需要小孩。经纪人手握着70%大的产业,但是70%里每一个要的小孩又不一样,那垂直细分以后对于每一个小孩来说,你的机会其实已经被稀释得很少了”。

童星培训以“钱”取人:别用家长的隐秘欲望绑架孩子

培训公司资源有限,真正能上台的只是少数“出色”的孩子

此外,童星本来就是一群需要跟时间赛跑的人。一样情况下童星的年龄区间在4—12岁,如果一个4岁的孩子被签,三到五年后,还可以继续往下走。但是对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五年合约期满后就快12岁了。继续走下去,向青少年明星甚至成人明星转型,还是就此止步,回来普通生活,泯然众人?这是一个重大的选择。前者要经历青春期外形的变化,毕竟童星“长残”“崩坏”的例子不在少数。后者则要学会放下一切,包括心理上的和物质上的。总之,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童星的下半场如何走还要好好思量。

最后,童星在成长的过程中还要忍受成人世界不怀善意的打量,以及带有污言秽语的嘲讽。林妙可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小时候成名,背负巨大争议,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有挑剔的眼光看着她,“越长越不好看”“穿衣品味差”“妈妈教育失败”等等,甚至在微博评论下还出现污言秽语。试问,小小年纪的童星,能否承受住这一切。

童星培训以“钱”取人:别用家长的隐秘欲望绑架孩子

林妙可的微博评论会出现很多污言秽语

更重要的是,过早进入“**游戏”,会牺牲掉“天真”和“孩子气”,加速童年的消逝

演艺圈不会因为进来的是萌娃就改变势利和等级森严的本来面貌,所以童星们不得不学会用成人的方式跟人打交道。有导演在看到小演员们在片场无意中表露出的阶级化意识,以及家长开始灌输成人思想后表示担忧。还有一些儿童剧,孩子们扮演的不是和他们的年龄和身份相符的角色,而是直接成人化。

比如,去年一度刷屏的《小戏骨白蛇传》。其实这部剧刚推出来的时候受到很多赞誉,网友们用小演员的演技来嘲讽那些不会演戏的小鲜肉。后来却遭到诟病:这群10岁左右的小孩,演的却是成年人之间的爱恨情仇,还带有玄幻色彩。且不说这些小演员能不能真正领悟角色,只是精致的模仿,让他们过早熟悉并进入**游戏恐怕也有诸多不妥。

童星培训以“钱”取人:别用家长的隐秘欲望绑架孩子

原本用来嘲讽小鲜肉没演技的儿童剧也会引发“成人化”的担忧

美国著名媒体文化学者尼尔·波兹曼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童年消逝”的概念,在他看来童年的消逝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电视的普及消解了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界限,儿童能够利用图像方式快速学习;2、成人与儿童之间秘密的消失,那些原本被现代社会认为不适宜儿童接触的信息,如暴力、*情等逐渐呈现在儿童面前。波兹曼没有看到如今的网络时代,在这里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界限消失的更快。童星以成人的方式演绎成人故事,不仅丢失了“天真”和“孩子气”,也可能会对其他普通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美国著名童星秀兰·邓波儿曾经说过,“我6岁时就不相信圣诞老人了,因为妈妈带我去商店的时候,他竟然问我要签名”。过早丧失天真和童趣恐怕不是一件让人觉得安心的事情。

来源:腾讯评论

作者:奚应红

童星培训以“钱”取人:别用家长的隐秘欲望绑架孩子

上一篇:【健康】医生打死自己都不会做这些事儿,而我们却傻乎乎每天做!

下一篇:半岁前的宝宝不宜吃蛋清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急!你家孩子脖子是否也长这样!

上班了要断奶?聪明的妈妈都是这

“你如果再不来,我们就走了”请

简单又好玩的互动游戏 幼儿园室

推荐阅读

被打骂后,孩子的举动让妈妈愧疚不已

5-6个月宝宝动手能力的发展

“怎样吃”比“吃什么”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