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道:“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之后,暑气渐消,气候由热转凉,由湿转干,变化比较明显。真正意义上的季节交替逐渐到来,孩子的饮食起居和调理要点,尤其要及时调整,才能少生病。 贯穿秋季的养护重点:“敛” 秋主收,收敛是秋天的重点。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记载:“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收敛,是指收敛阳气,帮孩子把阳气往回收,积蓄起来。 处暑之后,自然界阳消阴长,阳气内收,阴气外显。与自然界相应,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也会发生变化,阳气逐渐往回收。 阳气是孩子强壮成长、少生病的根本。 《黄帝内经》中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的就是:孩子阳气足,外邪就难以侵袭他;孩子阳气不足,就无法抵御外邪,总是容易生病。夏秋换季,孩子容易被呼吸道疾病、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找上门”,根源都是体内阳气不足!入秋后,帮孩子收敛足够的阳气,孩子就能少生病。 阳气内收时,就要及时帮孩子把阳气收好。 很多人会疑惑,天气这么热,就要开始敛阳了吗?阳气的生发和收敛,并不能简单地通过温度来判断。我们可以把阳气收敛的过程,想象成开水逐渐冷却的过程,一开始温度很高,但其实是在不断冷却。帮孩子收敛阳气就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从立秋起就应该开始。 敛阳第一步:驱散体内寒气 要帮孩子敛藏阳气,首先把夏天积压在体内的寒气驱散。 夏季炎热,孩子几乎是被空调和冷饮包围,体内大都一片虚寒。孩子的身体脏腑,就好比一个小房子,当我们要往里面收藏东西时,必须先要把房子打理干净。否则,收进“房子”的阳气,会被留在“房子”的寒气“赶”出,再怎么敛藏,也没有效果。 驱寒养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晒太阳。 早上八、九点,下午四、五点,太阳不是特别猛烈,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路上,就可以很好地沐浴阳光。多跟孩子走会,走到微微出汗最好。但出汗后不能马上进入空调房内,否则,皮肤腠理迅速收合,寒气反而散不出去。同时,要给孩子喝些温水。天气转凉后,可以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例如,爬山、登高。 驱寒的同时,一定要做好保暖。 处暑后,季节交替明显,气温变化较大,尤其要注意,不能让孩子受寒,更不能盲目给孩子“秋冻”。 保护好身体的这几个地方 腹部:腹部受凉,寒气通过肚脐入侵孩子,对孩子的脾胃阳气是很大的损伤。小孩子容易出现秋季腹泻,很大程度是因为腹部受凉,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抵抗力下降,抗病毒能力较弱。处暑后,孩子睡觉时,要帮他用薄被子盖一下肚子。 背部:背部分布着众多阳经,背部受寒尤其伤阳气。处暑后,要把孩子床上的凉席收起来;平日开空调,一定不能让空调直吹孩子,随身备一件薄外套,帮孩子挡风防寒。 脚部:寒从脚起,脚底的保暖同样重要。空调室内尽量不让孩子光着脚丫跑。年龄大一些的孩子,每周可以泡一次脚,每次不超过15分钟,水温不高于38℃,能起到非常好的驱寒保暖效果。 不再吃寒凉食物 处暑后,体内阳气逐渐收敛,脾胃阳气会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如果延续夏天的饮食习惯,贪吃生冷,就会加倍折伤脾胃阳气。所以,处暑后,比较寒凉的食物,如西瓜,以及一些清热下火的凉茶,都不要给孩子吃了,清热去暑的汤水也不能天天喝,避免孩子的小肚子里外受寒。 敛阳的关键在于脾 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土健运,气血才会充足,阳气才会健旺。 所以,敛阳的关键就在于健脾,健脾是贯穿小孩四季调理的要点。 经历了夏天,孩子的脾胃普遍比较虚。脾胃运化功能弱,孩子就容易出现积食,生成内湿。內湿、外湿夹攻之下,脾胃阳气被严重削弱。调理脾胃,升举脾胃阳气,促进脾胃功能恢复,是当务之急。 秋天健脾,在前面也说过,要兼顾润肺和养肝。润肺能疏通管道,防止內湿生成,损伤脾胃阳气;养肝能避免肝木被肺金克得太过,调畅气机,疏泄脾土郁滞。脾胃运化好,气血充盈,孩子的阳气就会健旺。 食疗方: 参冬粥 材料: 太子参15克、天门冬15克、冰糖适量、大米100克。2-3人份。 用法: 将太子参、天门冬煎水,去渣取汁,与大米煮粥,成粥时加冰糖,稍煮至冰糖溶化即可。 功效: 健脾益气,滋阴润燥。 适用年龄: 3岁以上辨证合适用。蚕豆病可以用。 呵护睡眠和情志,敛阳事半功倍 收敛阳气,最好的方法就是睡 睡眠是孩子的“加油站”,进入睡眠状态后,孩子的阳气会逐渐收回体内。《黄帝内经》中就建议,秋三月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利于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以使肺气舒展,能坚持早睡早起的孩子,秋天会没那么容易生病。 收敛阳气,不能忽视孩子情志的呵护 我们的情志与脏腑相应,过激的情绪会对脏腑造成损害。秋日寂寥,人们是很容易产生“悲秋”情绪。小孩子往往更敏感,如果孩子出现烦躁、易醒、夜啼等情况,家长一定要关注与孩子的沟通,安抚和呵护孩子的情绪。同时,快要开学了,一群小朋友见面,就容易玩得比较疯,就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太兴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