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一样喜欢有上进心的孩子,但是上进心过了头,就变成了好胜心。对此,部分家长会担心强烈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孩子喜欢竞争这个话题。 第一、竞争其实是人类的天性 达尔文在研究生物进化中得出的经典结论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以世界上所有物种,包括人类,就是在不断竞争中存活下来的。 低年龄段的孩子,由于社会化程度低,很多状态都是本能的体现,所以他们会把竞争发挥得更明显。 蒙特利尔大学丹尼尔帕克特等人制定了一份含 17 个项目的学前儿童竞争性问卷量表,调查研究表明:3-6 岁是儿童竞争性发展的一个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孩子的竞争意识日益强大,他们会把自己与别人作比较,来评价别人和自己。 所以,竞争是人类的天性,这本身是一件无可非议的事情。 第二、竞争一样分为两种情况 所谓的竞争,里面包含了比较的意思,所以,谁和谁比,把竞争分成了两种情况。第一种,最常见的就是自己和别人比,例如在某次考试中,小明考了95分,虽然成绩还不错,但是看到小红考了98分,他就闷闷不乐,觉得自己没有比过小红。还有一种就是,和自己的过去比,例如小花数学成绩一直不好,有一天考试,好不容易考了85分,虽然班里大多数同学都比她考得好,但是她觉得自己比以前有了进步,自己的努力有了收获,自己依然很开心。这两种比较,前者更注重名次,后者更关注事情本身,自己有没有尽力做好。 第三、喜欢竞争是把双刃剑 喜欢竞争,其实就是有一颗好胜心,这一方面包含了力求取胜、积极向上的品质,另一方面好胜心过强,又容易产生嫉妒、虚荣、心胸狭隘等阴暗面。所以关于孩子喜欢竞争这个问题,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呢?如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和自己比,有助于树立阳光的心态 根据上述竞争分类,我们可以发觉,如果和别人比,一旦不能取胜,很容易造成情绪低落,严重的还会产生妒忌等阴暗思想,以及影响人际关系的言行举止。而和自己的过去比,则不必担心这种情况,还可以让孩子更加自知,看到自己的成长。不论自己和别人相比怎么样,只要自己尽力而为,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就可以收获其中喜悦,如此一来,心态会越来越阳光。 2、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输赢,避免极端思想 部分家长自己对待竞争输赢就有失偏颇,不能平衡自己的心态。他们看到孩子赢了,就大加赞赏,看到孩子失手了,就满是嫌弃、责怪,嘴里还会说“你真笨!”“你看别人都比你强!”等等。所以家长如果有这样的言行,必定会导致孩子的心态失衡,使孩子的好胜心越来越强,竞争心态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所以,很多家长要转变自身的观念并来影响孩子,让孩子明白,失败并不是一无所获,一无是处。当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受挫时,家长应该教育他克服沮丧和悲观的思想,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建立积极的心态对待暂时的挫折。 3、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别人领先获胜后,自己要做的事情不是生气,而是认真思考别人成功的原因,别人之所以成功,必定有其优点和长处。所以,看到别人的成功,让孩子真诚地向别人说一句“哇,你真棒,你是怎么做到的,能不能教教我”,这样的话既讨人喜欢,增进了人际关系的亲密度,又可以给自己带来收获,何乐而不为。另外,家长需要告诉孩子的是,竞争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竞争的最终目的其实是让每个人变得更好,找到自己的价值。 最后,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了好胜心过强的情况,请千万不要一巴掌拍死,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