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爸妈妈都觉得给孩子刷牙是一场战争。 不说刷牙前的准备工作,仅仅让淘气包们“张嘴”,都能让人抓狂——人家可是自由派,当时嘴张开了,等你拿来牙刷,又“翻脸无情”,说“我不想刷了”。 在刷牙过程中,又会出现紧紧咬着牙刷不放、把牙刷推出口腔说“我先吃点牙膏”、自主意识的小火苗乱蹿非要自己掌控牙刷、还未刷完把牙刷“啪哒”一声甩到地上等等状况。 好不易“刷完了”,漱口又是新一轮挑战:要么直接说我不漱口,要么要自己端着漱口水一下子全倒嘴里把全身弄湿,要么非要喝吐出来的漱口水…… 我家喆同学,是熊孩子的集大成者,运动细胞超发达,想让他安静地站在那里或躺下来刷牙,希望渺茫。他已有三颗龋齿,刷牙又是教养程序的重中之重,为了这项艰巨的任务,我和娃爸见山开山,遇水搭桥,倒也摸索出一套“有趣”的刷牙大法。 固定睡前程序 孩子的秩序感很强,在他们的小脑子里,什么事该在什么时间做有个固定章程。 我们家的睡前程序一样是:看15分种左右的儿歌或动画片、洗脸、刷牙、讲故事,一样进行到洗脸环节,孩子就有意识下面该刷牙了,这时即便会要求进行别的活动,也能控制在两三分钟。 他的龋齿有三颗,期中两颗比较严重,自己刷牙清洁不彻底,所以从一岁半起,就由我给他主刷。 绘本引导 喆同学两岁九个月,接触到的刷牙的绘本有:《小熊宝宝绘本系列之刷牙》《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牙齿大街的新鲜事》。 小熊宝宝负责引导他良好的刷牙习惯。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让他明白牙齿的治疗过程。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则让他明白牙齿为什么会坏。 讲解年龄段分别是一岁左右,两岁左右,两岁半之后,随着年龄的递增故事复杂程度渐渐增加。 将刷牙讲成故事 这个过程,也要随着年龄的变化不断调整战略战术。 1岁半以前 我会模拟小熊宝宝绘本里的场景,自己先刷完牙,然后让喆同学当小熊。 我会问:“小熊小熊,你是不是忘了刷牙就出来找我玩了?” 他一样都会回答:“是啊是啊。” 我再问:“你是不是想回家刷完牙,再出来找我玩啊?” 在我的心理暗示以及秩序感的双重趋使下,刷牙过程会顺利完成。 那会孩子小,思维也简单,就算中间有不情愿,我稍加引导也就顺利度过。 1岁半?2岁半 这个阶段,做主角的是《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此时,喆同学因为牙齿问题看过三次牙医,其中两次是捆绑式检查,加上绘本里关于治疗过程的描述,他已经很清楚治牙并不舒服。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思维变得复杂,自我意识强烈,刷牙这事,主动权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把控。 这个阶段,我和爸爸在刷牙过程中有着高度默契。 有一次讲完绘本,喆同学突然说:“爸爸是医生,妈妈是护士好不好?” 我灵机一动:“好啊,那你是小鳄鱼,咱们表演一下小鳄鱼怎么治牙好不好?” 一听说要玩,孩子兴趣立刻来了。 这时,我会给喆同学一个选择的权利:“你是想让医生帮你治牙呢,还是让护士帮你治牙呢?” 因为有选择权,喆同学感受到了被尊重,就会选择自己想要的那个人。接下来我们就会模仿绘本里的过程,刷刷上边,刷刷下边,刷刷左边,刷刷右边,一边刷一边说:“呀,这颗牙齿有点黑了,得多刷几下;这个牙齿刷完,白了好多,都变漂亮了……” 一次台词变换,能引来孩子大概半个月的积极参与,靠各种编故事,顺利度过了一年左右。 2岁半之后 要上缓适班,喆同学进行了全面体检,体检时发觉之前的两颗龋齿已成小洞,进行了修补。 我提前做了大概10分钟工作,又一直在旁边陪伴,他表现很好,不哭不闹也不动。看着他小小的身躯躺在床上,明明心里恐惧,还安慰我:“妈妈,我是男子汉,我勇敢,我不哭。” 我一下子鼻子发酸,握着他的小手说:“咱们好好配合医生阿姨,如果你觉得不舒服了,就捏一下妈妈的手,咱们休息一下再治疗。” 但他真的很棒,两颗牙补下来,中间没有任何中断。 那天回家,我开始给他讲《牙齿大街的新鲜事》,故事有些复杂,我尽量用简单的描述,他牢牢记住了哈克和迪克。 当天晚上刷牙时,他突然问:“妈妈,是给我抓哈克和迪克两个坏蛋吗?” 我说:“是呀,把他们冲到下水道,他们就不能在你牙齿上打洞了。” 就这样从哈克和迪克抓起,一直抓到哈克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媳妇儿小姨子、大姨小姨姑姑姑父…… 刷牙的同时,他还接触了从未接触的家庭成员的称呼。 当然,也有失效的时候。比如刷完牙,他突然把牙刷甩地上,我会及时说:“这是你的武器,牙齿警察还要站在牙刷上去抓哈克,你把牙刷摔痛了,它不和你玩了怎么办?” 有次,他不愿意漱口,躺在床上耍赖。我去拿水时,无意说了句:“让我猜猜我儿子是躺着呢还是坐着呢?他肯定是躺着呢!” 等我回过头,发觉一直赖着不起来的他,正坐着对我坏笑呢!一边笑一边说:“妈妈猜错了,咱们再来一次吧,你猜我是坐着还是躺着呢?” 于是,让他坐起来漱口这件事,因为这个小游戏变得简单起来。 每个孩子,都有喜欢的绘本和故事,只要爸爸妈妈用心,肯定能找到让小淘气们乖乖刷牙的好方法! 作者:闫涵 母婴行业资深从业者,半职妈妈、媒体策划 蒙台梭利育儿践行者,用亲历经验让您的育儿少走弯道 微信公众号“闫涵妈妈”(yanhanmama2016)运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