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年轻妈妈在交流育儿经验。冬冬妈妈说,宝宝刚2个月大,只要喂饱了,他就乖乖地睡觉,或者一个人躺在那里东看西瞧,一点也不讨大人手脚,我尽可以做自己的事。 但是,婴幼儿发展学的研究却指出—— 婴儿的听觉中枢发育最早,1岁以内的婴儿就已经具备了最初的人际交往的条件,表现为: 出生第一个月就能听音乐盒和铃铛声,能分辨妈妈的声音; 两个月能把脸转向发音的方向; 三个月能大致理解别人对他说话时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出生不久,婴儿就产生了与人进行交流和应答的意识,表现为: 出生2个月的婴儿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时,会展现笑容。笑是婴儿采用的最初交际方式。 3~4个月大时,见到熟悉的脸孔,婴儿的脸上会流露出愉快的神情和微笑。 再大一点,当婴儿能听懂一些词句时,虽然还不会说,可他会用动作、眼神、表情、语音与成人应答交流,表达自己的需求。 ★0~1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准备期 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0~1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准备期。在这一阶段,0~3个月时他们用哭声和笑声与父母进行最初的交流;4~8个月时用咿呀语和简单的手的动作(抓握、摇摆、拍打等)与父母进行有意识的交流;9~12个月时,婴儿开始进入学说话的萌芽阶段,他们开始学着用语音、单词和动作、表情与成人进行交流。 在言语准备阶段,婴儿将获得三方面的能力: 前语音感知能力; 前语言发音能力; 前语言交际能力。 采用游戏的训练方法对0~1岁的婴儿进行语言教育,培养婴儿的交往意识和愿望。 在此阶段,宝宝虽然还处在语言发展的准备阶段,不会说话,但他们能听得懂。所以,成功的经验就是和宝宝多说话。成人和宝宝多说话可以催发宝宝尽早开口说话,激发宝宝语言交往的愿望。 游戏策略 开心说话——母亲轻柔愉快的声音让宝宝情绪愉快,是刺激宝宝早日开口说话的良药秘方。 出生不久,父母就应该在护理宝宝的时候不断地和宝宝说话。虽然宝宝懵懵懂懂,既听不懂也不会说,但是母亲轻柔愉快的声音让宝宝情绪愉快,是刺激宝宝早日开口说话的良药秘方。 父母应该随时随地与宝宝进行“单向”的语言交流。喂奶时,可以对宝宝说:“用力吸,宝宝力气大,多吃点;宝宝长得白又白,妈妈真喜欢……”宝宝换衣服时,可以对宝宝说:“这是宝宝的花花衣,真漂亮呀,伸出小手,穿进去;这是宝宝的小裤子,漂亮吗?伸出小脚,钻进去喽……” 重要提示: 反复听词听句,提高了宝宝对语音的听觉分化能力,使宝宝早早地在大脑皮层上建立起语词与事物的对应关系,逐渐在头脑中形成语词表象,储存语词信息。这种父母说话、宝宝听话的交流活动,十分有助于宝宝语言交往种子的萌发。 当宝宝大一点,开始试着模仿发音时,父母一定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既可以用动作也可以用语言,让宝宝产生愉快的情绪,愿意开口、愿意向父母发音和对话。 咿呀应答——父母应积极应答回应宝宝,使宝宝得到交往的快乐,萌发出最初的交流欲望。 2~3个月时,宝宝会发出咯咯笑声,还会自发地发出咿呀声。父母应以同样的声音去积极应答回应宝宝,也可以用短词短句与宝宝说话,使宝宝感受到亲人的鼓励与支持,得到交往的快乐,从被动转化主动,喜欢和父母进行“咿呀应答”游戏,萌发出最初的交流欲望。 当宝宝睡醒时,父母也可以俯身在小床前与宝宝做“咿呀应答”游戏:“你叫宝宝,嗯……我是妈妈,噢……宝宝醒啦,宝宝真乖……”在充满父母关爱的情感氛围里和语言的刺激交流下,不久,宝宝就会用声音回应了。 摸脸唤名——宝宝不断接受语音和发音的刺激,促进自我意识和记忆力的发展。 宝宝2~3个月时,父母还可以教他熟悉自己的名字。一边轻轻地摸着宝宝的小脸或拉着宝宝的小手,一边温柔地叫唤宝宝的小名,让宝宝熟悉自己的小名。 5~6个月时,父母可以手点点宝宝的小鼻子,呼叫宝宝的名字:“谁是冬冬?你叫冬冬吗?你就是冬冬呀!” 当宝宝听到名字回头或微笑,表示宝宝已知道大人在叫唤他了,父母要用赞许的眼神、夸张的语气表示自己的欣喜之情。 此外,父母还可以抚摸宝宝身体的各个部位,让宝宝感知脸部器官、身体部位名称和对应的语言声音之间的联系,如:摸到眼睛,就对宝宝说“眼睛,这是宝宝的眼睛”。宝宝不断接受语音和发音的刺激,促进了自我意识和记忆力的发展。(转下文) 下一篇:让宝宝尽早开口说话(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