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回到家,满地是玩具,到处堆满了绘本,耳边是娃一刻不停的妈妈、妈妈、妈妈......” “想在家看几页书、学会英语、贴个面膜?不存在的,属于自己的只有上厕所那几分钟!” “上厕所你以为就清静了?小孩会趴在门口喊:妈妈你拉完屎了吗?” 以上来自妈妈们的疯狂吐槽,表达的都是同样的烦恼。 为什么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家长的世界就会被无休止的消耗、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 我!不!同!意! 你有没想过这样一种可能性:和孩子同时在家,但是互不干扰地,各玩各的? “共享空间”实验。一开始,划出区域来,简单粗暴地把父母和孩子分开,让他们各玩各的。 结果呢?可想而知,孩子总是不断地要来找大人陪。 接着,试了很多种不同的方案:先让家长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玩自己最想玩的、找个主题活动大人孩子一起玩......等等等等。 最后发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首先跟孩子约定好,在规定的时间内,用他认可的方式充分的陪伴。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孩子缠着大人,想得到的是什么? 无非是陪伴和关注,而他一直缠着大人,是因为他的需求一直没得到解决。 想想我们在家里熟悉的场景,孩子想找你玩,你说“妈妈在忙,要做饭/洗衣服/工作一下,你自己玩一会儿”,但是孩子就是要黏着你,然后你越忙越烦、开始吼孩子,最后两败俱伤。 这就像你把蛋糕放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却一直让他先去喝水。 正确的办法应该是什么?应该反过来! 先让他吃到蛋糕,然后他就会自己去喝水了。只有先满足了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满足你,这其实是一种互相尊重的默契。 不破坏不打扰在一次次尝试里,摸索出的办法: 首先强制每一位家长,先高质量陪伴30分钟。 家长在这30分钟内,要拿出开会的态度:放下手机,手机还必须调成静音,专心听孩子的每一句话,认真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站在平等的角度跟孩子沟通。尽量做到不教育、不批评、不讲道理、不刻意...... 这个阶段,你要做的就是纵情满足孩子的需求,先让他吃饱,所以,判断这30分钟是否成功的标准很简单: 你和孩子是不是都感到开心和满足? 在得到家长的充分陪伴后,孩子一样来说就想干点别的,你不用担心会被套牢。 这时候,家长只需要保障这个空间是安全的,然后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 可是往往这个时候,家长总是会想看看孩子在干嘛、会忍不住要指手画脚,比如孩子正在玩积木,家长却拿着拼图对孩子说:积木有啥意思?这个更好玩! 孩子兴致盎然的在涂鸦,家长却要强行干涉:应该这样画、不应该那样...... 所以,最扎心的问题是:我们总觉得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被孩子“霸占”,但其实真正霸占空间的,是家长。 想想你在家里是不是这样? 当孩子在认真做一个手工的时候,粗暴的打断他: 宝宝,该听英语儿歌了。 孩子在画画,总有人不断喊: 要不要喝水?头抬高一点!别把衣服弄脏了! 这个时候,家长最大的错误就是不尊重孩子玩的自由。 正是因为你破坏了孩子的规则,所以他才会不断的去破坏你的规则。 这个道理:如果大人在游戏区里更多地配合孩子、遵守孩子的规则,孩子也能学会在日常生活里更多地配合大人、遵守大人的规则。 原来,把玩的自由还给孩子、不干涉,这才是最难的部分。 不管你有多忙、有多少事情要做,先放下焦虑,专注地陪孩子玩一会儿,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 这时候,孩子的情感是满足的、精神是自由的,你真的不用担心他会扒在门口喊妈妈,因为: 真正能让孩子跟你达成合作的,不是教育他要守规矩,不是强制他去安静,而是充分尊重孩子的自由,自由的孩子才会发自内心的自律。 针对这种现象,成人应该尽量消除环境中使孩子感到不安全的因素,离别时不要与孩子有过多的缠绵,抽空与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多与孩子进行亲昵的肢体互动。可以让孩子坐在怀里,拿一本书给孩子讲故事。这样母亲和孩子透支的力量都会获得补充。 实际上,这时孩子不是要真的和你玩,而是想要和妈妈在一起的感觉。如果只是将孩子抱在怀中不停地抚摸,孩子就只能体验到妈妈身体的舒适感,以后会不断要求增加妈妈抱他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