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的老话大家都知道,春天正是各种病毒活跃的时候,加上春天时寒气还没有完全散去,人也就很容易患病,所以身上的冬装最好“再捂捂”。很多家长特别是老人对这条执行的特别严格,不过也有家长很困惑:我的孩子穿这么多,怎么还是老生病呢?其实,这个“捂”字也是大有讲究的。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给宝宝春捂是有科学道理的,小朋友冬天时候大多穿的比较多,在厚衣服的包裹下,人体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循环较慢,抗病能力也较多。所以说,小朋友最好多捂捂。 但最近几年,小孟明显感觉到春季气温的变化更加多端,可能前一天还让人冷得发抖,第二天气温就阳光和煦,气温直逼20℃而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味的捂就可能出现孩子衣服太多,太热,反倒引起生病的情况。 小孟所住的城市最近春暖花开,气温回升很快,但小孟在路过儿童游乐场时,还是看见不少孩子穿得像个球一样,满头大汗的在玩耍。春风一吹,那是很容易感冒的。 那么春捂应该遵循怎么样的标准呢?小孟咨询了医生,得到这样的两个建议,第一个是如果温度稳定在15℃以上,那么就不用给孩子再捂了;第二是如果昼夜温差在8—10℃,那么给孩子增减衣物还是得小心。比如某天最高气温为18℃,但早上气温在10℃以下,家长给孩子准备衣物时,最好选择穿脱方便的,比如加件卫衣等,早上可以多穿点,到了中午把外套也不影响。 以上建议其实算是老少通用,但针对小朋友,小孟也了解到,在春天,有些部位是要好好保护的。 首先是小朋友的脚,如果脚部受凉,血液循环量较少,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和微血管收缩,抵抗力低下的宝宝会因此出现呼吸道感染。 其次是小朋友的肚脐眼,有些小朋友热了会自己掀衣服,肚脐眼就露了出来。这样一来,他的脾胃功能就会受到损伤,容易腹痛腹泻。 最后是小朋友的头和脖子,这两处是人体热量散发的主要区域,一些小朋友出汗了头上会“冒烟”,俗称“蒸笼头”,其实就是在散发热量。因为这两处本来就是裸露在外,如果没有很好的保护,很容易使小朋友抵抗能力下降。 文章来源:网络综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