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宝宝教育正文

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肛欲期的原则和方法

举报/反馈

肛欲期大致会经历2-6个月的时间,如果父母要求孩子在这个阶段一定要进入卫生间,坐在马桶上大小便,孩子会因为无法做到而感觉自己无能,产生自卑心理。

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肛欲期的原则和方法

比如:

儿子把大便拉在裤子里,爸爸没有骂他,而是说我摸到”黄金“了呀!没有因此告诫儿子以后要记得上卫生间之类的话,没有将这个事情当回事,后来没有再出现这类事情了。

爸爸说,”儿子已经怕老师批评,也不知道大便在裤子里多长时间了,多可怕啊,为什么还要责备他呢?要让他快乐一点。“这是真正从内心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如果问儿子为什么不去卫生间,而是拉在裤子里,只能说明不懂得儿子正处于肛欲期的发展阶段,如果部他为什么拉在裤子里不去找老师换裤子,只能够说明不理解这是年幼孩子因为担心被老师骂而采取的自我保护行为。

很多的时候,自以为是的父母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孩子的行为,而不懂得也不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行为。

一部分孩子在经历肛欲期的时候,因为父母的无知而被破坏了肛欲期的发展进程,孩子的肛欲期发展会遭到极大的困难,有的孩子几年都处于尿裤子和大便在裤子里的尴尬和痛苦之中。

因此,父母要懂得应对孩子肛欲期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一:懂得孩子排便控制系统发展的规律

孩子的憋尿行为是进入肛欲期的典型表现,家长需要通过学习育儿的科学家知识,来理解孩子的行为。

原则二:接纳和尊重孩子肛欲期的表现

父母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接纳孩子肛欲期的大小便行为,不可以将孩子弄脏裤子作为家人的谈资,更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议论此事。

家庭成员对待孩子肛欲期表现的态度要一致,否则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导致这个阶段的延长。

家长没有接纳孩子肛欲期的表现,对孩子发脾气会导致孩子紧张不安。当孩子随不了父母给他的压力时,就会出现退缩的状态,他希望回到小时候,那时候她尿裤子妈妈不会打骂他,这是孩子在寻求自我保护的方法。

原则三:不可以打断孩子正在进行的憋尿或憋大便

当孩子正在进行憋便的过程时,父母不可以打断孩子,这样会破坏孩子正在寻找临界点的过程;

父母不要对正在憋便的孩子说,“你看你已经憋不住了,快去洗手间啊!”

不可以将正在憋便的孩子直接抱进洗手间,或者强行按坐在马桶上,这样会破坏孩子正在进行的体验;

有时候,孩子憋便的同时也在玩着玩具,即使成人多次提醒,孩子也不愿意去洗手间,无论孩子在什么状态下憋便,都不要责怪和催促孩子。

原则四:不可以阻止孩子肛欲期的性体验

一部分孩子在肛欲期通过憋尿体验性感觉,一部分孩子通过憋大便体验性感觉,这些都是肛欲期孩子的性发展过程,有些孩子长大后也会存在憋大便体验性快感的行为,只要不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影响到他人,这个行为是可以保持的。

原则五:不要将孩子大便节律的改变当成便秘进行治疗

成人夸大了宿便的危害,将孩子当成了一个机器人,要求孩子每天准时准地大全,如果孩子有两天不大全,很多成人就会给孩子使用开塞露,这样的做法是不尊重孩子生命节律的行为。对孩子强行使用开塞露和肥皂条塞**,这种恐惧和痛苦会与孩子的大便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孩子产生大全的恐惧和痛苦而抑制解便,最终导致真正的便秘。

长期给孩子使用开塞露排便,破坏了孩子大便的自身排便反射系统,会导致孩子形成对开塞露的依赖,对孩子的健康极为不利。

对了长期依赖开塞露刺激排便的孩子,当停用开塞露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个重建自身大便排便反射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导致孩子几天都不解便的情况,当这们的情况出现时,这是孩子的修复过程,父母要给孩子时间,耐心等待,给孩子宽松的解便氛围能够帮助孩子尽快修复。

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大便节律的改变,给孩子吃中药、吃大量水果和蔬菜,这不仅不能改变孩子肛欲期的发展进程,反而会让孩子感觉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不健康的征象”,对自己的身体产生负面意象,也对大便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其实,只要孩子每天生活作息规律,排便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只要孩子的**正常,没有被封闭,孩子就会自然排便。

原则六:平静地应对孩子尿裤子

当孩子将大小便解在了裤子里,平静温和地告诉孩子:“珍宝,这不是什么问题,妈妈给你换上干净的裤子。”父母不要说无用的废话,比如“记住下次要去卫生间”孩子已经知道要去卫生间大小便,但是他目前无法做到,父母不可以内心无比焦虑,孩子会读透成人的心,知道父母内心不接纳他此时的状态。

很多父母在对待孩子大小便的问题上失去了接纳孩子的本能,他们期望孩子能够“正常大小便”,潜意识里攀比孩子的能力,如果孩子尿裤子,父母会觉得自己没面子,然后便对孩子施加压力。这样的父母爱的不是孩子,是他们自己的面子,这样的父母就不能够做到平静地接纳孩子的肛欲期。

原则七:不可以羞辱、耻笑、责骂、威胁和暴打孩子

“都这么大还尿裤子!”“怎么不知道去卫生间?”“你怎么这么笨!”“其他小朋友怎么不像你尿裤子?”“你再尿裤子,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下次记住不尿裤子!”……这些话都不要说。

打骂和羞辱并不能够改变孩子生命发展的本能,反而会让孩子产生自贬心理,影响孩子人格中自尊的建立。

原则八: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

三岁以上的孩子,经常尿裤子,排除生理性疾病之外,很可能是缺乏父母的关爱。

原则九:父母要与老师积极沟通

当孩子出现肛欲期的表现后,父母要与幼儿园老师进行沟通,在老师的配合下,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如果老师不能够理解孩子这个过程,父母可以让孩子暂时离开幼儿园,等肛欲期度过后,再进入幼儿园。

原则十:不要打搅孩子对排泄物的研究

当孩子原自己的排泄物进行研究时,父母不要打搅孩子。给孩子一个自由研究大小便的范围,为孩子提供研究工具,之后清理。如果孩子的手上沾上了大小便,父母协助孩子洗干净就可以了,不要斥责孩子不讲卫生,也要以肮脏羞等概念来训斥孩子,可以温和地告诉孩子,大小便中有细菌,如果不洗干净手上的大小便,会使身体生病。

资料来源:《善解童贞》1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胡萍

上一篇:8道青椒的家庭小炒!(简直香到没话说!)

下一篇:好爸爸的这几点,妈妈永远替代不了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急!你家孩子脖子是否也长这样!

上班了要断奶?聪明的妈妈都是这

简单又好玩的互动游戏 幼儿园室

“你如果再不来,我们就走了”请

推荐阅读

5-6个月宝宝动手能力的发展

被打骂后,孩子的举动让妈妈愧疚不已

“怎样吃”比“吃什么”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