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宝宝教育正文

警惕!别让“过度喂养”害了孩子!

举报/反馈

过度喂养易导致婴幼儿消化不良、体重非正常增加,继而使宝宝产生肥胖。

爸爸妈妈很想知道:怎样判断我的宝宝是否存在过度喂养?

不同月龄宝宝的母乳、配方奶、辅食的量应该是多少合适?

如何能避免不知不觉中的过度喂养?

来听儿保专家为我们贴心解析。


何为过度喂养?

过度喂养是指给予的能量和其他营养素超过宝宝机体保持代谢稳态的需要。

传统的过度喂养是指宝宝因摄入奶量过多而引起的,以消化不良为主的综合征。

症状表现:

●水样便,常带有泡沫和绿色

●呕吐,吐奶不能用拍嗝所缓解

●腹痛,伴有因腹痛或胀气而哭闹

●体重不增或体重减轻

警惕!别让“过度喂养”害了孩子!

误的喂养方式造成过度喂养:

是否过度喂养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喂养人对宝宝摄入量的判断。

如果配方奶配制得过浓,就会导致宝宝体内细胞外液呈现高涨状态,细胞内液减少,随之出现慢性口渴,而慢性口渴又可能增加哺喂次数,因此最终导致过度喂养。

当妈妈认为宝宝吃得多有益健康时,就会导致过度喂养。主要表现

●根据自己认为宝宝应该进食的数量,促使宝宝尽量多吃。

●把配方乳品配制得比应有的浓度高。

对此,可以从母亲配制的奶样中钠含量和宝宝尿样中肌酐、尿酸含量和容积克分子浓度的测定结果得到证实。

母乳喂养宝宝vs奶瓶喂养宝宝:

一样说来,宝宝具有调节能量摄入的本能。但是这种本能更多地体现在母乳喂养上。

妈妈不用担心纯母乳喂养的宝宝由于吃奶太频繁而造成“过度喂养”。

有的宝宝虽然吸吮需求很高,可是他所吃进去的每一口、每一顿,其实都是他自己可以“控制”的,并非不得已不小心吃进去。

随着宝宝长大,吸吮需求降低,吃奶频率也会降低。

即使是最初几个月中因为频繁吃奶而体重过胖的宝宝,后期随着会爬、会走等运动量的加大,体重增长也会减缓或有所回落。  

对于配方乳品喂养的宝宝,吸吮需求和奶瓶的设计,是造成过度喂养的两个原因。新生儿有很强的吸吮需求。

宝宝每一次吸吮奶瓶都会吃到奶,没有从容地单纯享受吸吮的可能。当吃到口欲基本满足时,已经被撑到了。

同时,奶瓶的设计原理是靠宝宝口腔形成的空气负压把奶吸出来。宝宝吃进一口吞下时,吞咽动作本身就会在口腔里造成新的负压,让更多的奶流进口腔。所以,宝宝,尤其是低龄宝宝,要控制流速和吞咽是很难的,不得不将奶吃得更急更快。

警惕!别让“过度喂养”害了孩子!

过度喂养可致肥胖:

婴儿期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刺激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的分泌,刺激蛋白合成和细胞增殖,使肌肉和脂肪细胞增多。

有学者提出下丘脑和内分泌调节学说,即过度喂养使宝宝血清中瘦素浓度增高,导致下丘脑瘦素受体对瘦素的敏感性下降。

当体内出现能量正平衡环境时,如青春期和孕期,就很容易发生肥胖。

当然,这并不排除婴儿期后不良膳食和生活方式也是导致成年期肥胖的重要因素。一项来自德国的被认为是里程碑性的研究,从一个侧面证实婴儿期过度喂养会增加儿童肥胖(5~6岁)的危险性。

参加测试的完全人工喂养的宝宝中,超重和肥胖发生率(4.5%)明显高于母乳喂养组宝宝(2.8%)。

另一项来自加拿大的研究证实,非母乳喂养的宝宝到了12~18岁,发生肥胖的危险是母乳喂养者的2~4倍。

警惕!别让“过度喂养”害了孩子!

怎样判断宝宝吃饱了: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从4个方面去观察是否吃饱、吃好:  

●看宝宝体重是否按月增加,并且达到了相应阶段的正常值。  

●看宝宝吃完奶后情绪好不好,是否能安静地睡2~3个小时或玩耍一会儿。

●看宝宝大便是否呈正常的黄色软膏状。  

●看宝宝吃奶时间是否在15~20分钟,过长有可能是妈妈奶水不足。

警惕!别让“过度喂养”害了孩子!

如何防止过度喂养:

1、提高母乳喂养率过早添加断奶食品和高盐、高蛋白摄入是导致过度喂养的主要原因。

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英国婴儿超重和肥胖者众多。通过营养教育,母乳喂养率提高,宝宝添加固体食物的时间有所推迟,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明显下降。

2、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所有的孕妈咪和新妈妈们都要努力学习和了解正确喂养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调制配方奶的方法,避免过早为宝宝添加固体食物。

婴儿时期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尽量不要让奶瓶喂养时期过长,爸爸妈妈要避免用食物去安慰、鼓励宝宝等。

警惕!别让“过度喂养”害了孩子!

0~6个月纯母乳喂养能满足6个月龄以内宝宝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

按需喂奶,每天喂奶6~8次以上。

如果宝宝体重不能达到标准体重时,需要增加母乳喂养次数。

不能用纯母乳喂养时,宜首选婴儿配方食品喂养。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等喂养宝宝。6~12个月每天保证600mL~800mL的奶量,继续母乳喂养,逐渐给宝宝补充一些非乳类食品,首先添加谷类食物(如婴儿营养米粉)。

6月龄时开始添加泥糊状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蛋黄泥、鱼泥等),7~9月龄时可由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如烂面、碎菜、全蛋、肉末),10~12月龄时,大多数宝宝可逐渐转为以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每天应安排有水果。制作辅食时应尽可能少糖、不放盐、不加调味品,但可添加少量食用油。

12~36个月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时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相对较高,对外界不良刺激的防御性能仍然较差,需要特别关照安排宝宝的膳食。

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或其他乳制品,可继续给予母乳喂养直至2岁(24月龄),或每日给予不少于相当于350mL液体奶的配方奶粉,但是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或大豆蛋白粉等。

给予强化了铁、维生素A等多种微量营养素的食品。因条件所限,不能采用幼儿配方奶粉者,可将液态奶稀释,或与淀粉、蔗糖类食物调制,喂给宝宝。适时增加细、软、烂的膳食,种类不断丰富,数量不断增加,逐渐向食物多样性过渡。


上一篇:如何教出有责任感的孩子?

下一篇:对孩子:我们到底应该严格要求?还是尊重他们的想法?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新年伊始,愿儿童拐卖离我们越来

警惕!暖宝宝使用不当会爆炸

孩子有哮喘可以跑步吗?

“真是拿他(她)没办法!”

推荐阅读

属猪起名字适合用的字 分享15个招福的猪宝宝寓意字

现代宝宝完美体格培育法(五)

1-6岁孩子的正确陪伴方法,你都做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