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宝爸宝妈们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宝宝的恐惧,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帮宝宝面对恐惧的故事。 在我印象中,小豆豆第一次明确地表达恐惧,是一岁左右听到我在组装家具时开启电动螺丝刀所发出的“嘶嘶”声,她立即表现出极为不安,大哭着、惊惶地看着我手里的电动螺丝刀,身子往后缩。再往后,我慢慢发觉,只要出现类似的尖锐声、轰鸣声,比如电钻,比如飞机经过,她都不喜欢,都会害怕。她还害怕荡秋千,害怕在儿童游乐场的蹦床上吊“威牙”。学过儿童心理学的我和妻子都知道,宝宝的恐惧情绪需要被尊重,需要被理解,更需要被及时地、恰好地呵护;它不该被嘲笑,不该被无视,更不该被利用。所以,每当她感到恐惧、需要父母保护的时候,我总在第一时间里去拥抱她,宽慰她,同时并不着急着“教育”她、说服她那些令恐惧的事物其实并不可怕。 我还记得,我小时候也会有害怕的事情,经常哭着跑到爸爸和妈妈那里,但威严的爸爸总训斥我:男孩子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害怕的!渐渐地我面对害怕的事情选择了不说,憋到心理,难过的要死。有一天我发觉,再让我用哭来发泄情绪时,犹如已经不会了。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也这样。 有些事情在成人眼里并不可怕,但在宝宝的世界里或许就是天大的恐惧,如果我们不能区分成人与宝宝的差异并且理解孩子,宝宝就不得不裸露在其“恐怖的世界”里经受至少双重痛苦:一重是他眼里的恐怖世界,一重是因父母漠然而感到无从依靠。
我们家从小豆豆来到这个世界就一直有个规矩,就是不能用小豆豆恐惧的事物去吓唬她、规劝她,以到达哪怕是“正确”的目的,比如乖乖吃饭,比如不碰危险的东西。因为我们知道这样的“恐吓”必会付出惨痛的代价,破坏内心的稳定和安全感,我们只有帮助豆豆处理好恐惧情绪,才能让她滋生出信心和勇气。 最近,小豆豆的变化挺大,上周,她明确地表示想玩蹦床上吊“威牙”的游戏,可是安全带一绑上,她就怂了。诺诺地告诉我:“爸爸,我有点害怕。”于是我便抱她下来,没一会,她又鼓足勇气上去,让我扶着她试了一下、两下、三下。然后坚定的对我说,“爸爸我明天再玩”。让我非常高兴的是,小豆豆现在能清晰地表达自己在什么情境下感到害怕,这可能是因为她极少在我们这里得到因表达恐惧而遭到否定的原因。 就像前几天,我拿出电动螺丝刀想安装一个儿童座椅,小豆豆依然不喜欢这件工具,她明白地告诉我“豆豆害怕这个工具”,并提出让我到门外去安装。这让我更为欣喜,因为她不再被自己的恐惧感受所淹没,而是想出了一个积极的应对的策略,她发觉了一种与其内心恐惧共处的方式。现在她还不到两岁半,从她在过去一年里的变化来看,我坚信她不会一辈子都怕电动螺丝刀。 傍晚,我们在小区里散步,走过一处正在装修的房子,二楼传来电钻轰鸣,小豆豆主动对我说:“爸爸,我不害怕那个声音了。”我知道,她是在用“说出来”的方式,来面对其过去曾感到极为恐惧的事物。
看着她的变化和成长,我清晰的知道,在这个两年前初生时柔弱的小小身躯里,正发生着必将影响其一生的重大变化,有一种叫做勇气的东西在滋长。很多时候我们在宝宝身边并不是事事都要亲力亲为,宝宝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在必要时伸出手抱抱他而已,好让他有勇气继续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