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的妈妈在给小宝宝准备食物时总觉得没有味道,宝宝会不喜欢吃。如果你这样想就错了,切忌以自己的口感去评判食物味道的浓淡或好吃与否。一样来说,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特殊的香味,而宝宝恰巧拥有非常敏感的味蕾,因此可以很好的品出天然食物的香味。而且婴幼儿肠道和肾脏发育还未完善,过早添加调味品不仅会造成肾脏负担,还会影响宝宝的味觉发育。因此月龄较小的宝宝饮食最好不要添加任何的调味品,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发育的完善,逐步添加即可。下面我们就分类来看看各种调味品的添加指南吧! 盐--1岁内最好别加盐 不加盐:早在2008年发布《中国孕妇乳母及0-6岁儿童膳食指南》中就指出1周岁内的宝宝饮食不用专门添加盐。据说,宝宝1周岁内对钠的需求量远不足1g,而这些完全可以从奶类和其他辅食中摄入。1岁以后宝宝可以开始适当的在宝宝食物中添加少量的盐,帮助调味,但注意摄入的盐应该控制在2g以内。 加盐的危害: 1、过早添加盐,宝宝易养成喜欢吃咸的习惯,长期易发展成挑食; 2、过早添加盐,易致宝宝摄入钠过量,导致宝宝肾脏负担,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压的风险; 3、宝宝若养成吃咸习惯,当心影响宝宝对锌的吸收,或会导致宝宝缺锌; 4、高盐饮食还容易杀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调,导致抗病能力下降。 糖--6个月后宝宝辅食要保证少糖 少糖:首先注意少糖并不代表少加糖,而且在选择食物时尽量选择含糖量较低的食物。糖只是提供热量,并不能帮宝宝补充任何其他的营养素,除了调味对于宝宝并无太多的好处,因此在宝宝辅食中要尽量不加糖。 加糖的危害: 1、糖易产生饱腹感,太甜往往容易影响宝宝食欲; 2、摄入糖过多,易致宝宝对其他口味的排斥,长此以往导致宝宝挑食偏食; 3、宝宝吃糖过度,容易导致体内无机盐代谢失调,促使肝脏产生大量的中性脂肪,进而增加小儿早期动脉硬化的风险; 4、宝宝饮食添加过多糖,无形中还增加了肥胖和龋齿的风险。 油--6个月后每餐可添加一两滴植物油 少油:据中国营养学会关于婴幼儿膳食营养的要求,6个月后宝宝辅食中可以考虑添加少量的植物油,一样每餐1-2滴即可。脂肪能够提供宝宝成长所需的热量,6个月前宝宝从母乳或者配方奶中摄入的脂肪已足够。随着婴儿对脂肪需求量的增大,可以在6个月后在宝宝辅食中添加少量的植物油,以补充宝宝成长所需的脂肪,特别提醒最好不要加动物油,不仅不利于消化还可能引起消化性腹泻。 加植物油的好处: 1、提供热量; 2、其特殊的香味能够刺激宝宝食欲; 3、有通便的作用; 4、蔬菜中脂溶性维生素可溶解在植物油中被宝宝吸收利用。 醋--最好在2岁以后食用 醋属于刺激性较强的调味品,最好在宝宝2岁以后再添加。过早在宝宝饮食中添加醋往往容易降低宝宝的味觉敏感度,造成宝宝越来越重口味。如果在宝宝某些特定食物中需要添加醋,偶尔少量调味还是可以起到积极调剂作用的,不过记住少许即可。 酱油--最好1岁以后添加 在饮食中酱油常被用来改善食物的色、香、味,一定情况下能促进宝宝食欲。但注意酱油中的盐分也较高,由此过早摄入酱油也容易导致钠离子摄入过度,从而造成肾脏负担,此外也会影响宝宝味觉的正常发育。因此酱油也最好在1岁以后再添加,且每次1-2滴即可。由于酱油是由黄豆发酵而成,因此初次食用后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出现过敏状况。 除了以上多种常见调味品可以逐步添加外,像葱、姜、蒜等常见的天然调味食品刺激性较强,也要尽量等宝宝肠胃发育比较完善时再添加。而像辛、麻、辣等刺激性超强的调味6岁前要坚决杜绝添加,这些对于宝宝的消化系统伤害性极大,严重者可至宝宝口腔、肠道、胃等部位出现水肿、充血甚至糜烂,溃疡等症状。 补充:宝宝不爱淡口味怎么办? 1岁前宝宝调味品除了植物油外,其余的最好都不要添加,那若是宝宝又不爱淡口味怎么办?其实,方法很简单,将两种或多种食物进行合理搭配,比如白粥中加瘦肉就有甜味了,此外像青菜、红枣、番薯等食物都可给白粥增加甜味。妈妈们尽管发挥自己的能力,将食物进行搭配,创造出宝宝钟爱的口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