耵聍栓塞如何处理? 在正常人外耳道的皮下组织内有一种特殊的腺体,叫耵聍腺。它是汗腺的变异,所分泌的耵聍,俗称“耳屎”。 正常外耳道内均有一薄层干性耵聍片附着,呈浅黄色,随着人们咀嚼食物或说话时下颌关节的活动,有些小碎片可以脱落排出。 耵聍在外耳道内起着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的一些尘土、飞虫等异物的作用。 原因 有的小儿耵聍腺分泌旺盛或外耳道皮肤有慢性炎症时,耵聍就会增多,与外界尘土相互聚集,结成较大的团块,可形成耵聍栓塞,堵在外耳道中。此时,一旦耳朵再灌进水,耵聍块会被泡软变大,引起外耳道甚至鼓膜的炎症。 症状 小儿会感到耳朵明显的疼痛,并影响听力,严重者还可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的表现。 处理 发觉上述情况时,家长切不可自行用发卡、耳勺等不洁物挖取。因为硬的耳屎很难取出,再加上家长不熟悉外耳道的构造,很容易伤及外耳道皮肤或鼓膜。应及时找耳鼻喉科医生取出。 外耳道异物 幼儿无意中将小物体塞入外耳道内,如小玩具、小珠、石头、豆类、纸团等。较大异物可堵塞耳道影响听力,有创面可引起疼痛。豆类遇水膨胀,出现压迫疼痛。偶有小虫、蚊、蝇、小甲虫进入耳道,爬动时引起不适。确诊后,根据具体情况设法取出。如家长没有把握,请耳鼻喉科医生处理。 外耳道湿疹 原因 外耳道湿疹是皮肤的一种过敏性疾病,有外耳道湿疹的小儿多数都有面部湿疹。也有因奶液或洗澡水流进耳朵,未及时清洗,久之刺激局部皮肤而发生外耳道皮肤湿疹或糜烂。 症状 在外耳道湿疹的急性期,孩子会感觉外耳道灼热、刺痒,继之发生疼痛,烦躁不安,用手抓耳。如有继发感染可发热。检查外耳道可见局部红肿、糜烂,有黄色液体渗出,可结痂。此后逐渐转为慢性,表现为外耳道皮肤增厚、脱屑。 处理 保持耳道皮肤清洁干燥,局部涂婴儿润肤用品;把小儿指甲剪短,防止用手抓破。如能找到过敏源,加以根除会更好。 化脓性中耳炎 原因 化脓性中耳炎,是婴幼儿多见的耳病。它是由于化脓病菌侵入中耳引起。 婴幼儿容易患中耳炎是因为婴幼儿耳朵解剖上还未发育完善,细菌容易进入中耳,且婴幼儿抵抗力低,易患各种呼吸道感染如鼻炎、咽炎、气管炎等及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行性感冒等,这时炎性分泌物可直接由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如果婴儿平躺着喂奶,也很容易反胃漾奶或呛奶,奶汁沿咽鼓管流入中耳腔而发生中耳炎。以上是最常见的病因。 中耳炎还可由于用尖硬东西挖耳朵损伤鼓膜,细菌经鼓膜侵入中耳或在全身感染时细菌由血液循环到达中耳引起。 症状 小儿患化脓性中耳炎,一样都有轻重不等的发热,大些孩子会诉说患耳疼痛,尤其在夜间睡眠时疼痛加剧,有时用手搓揉患耳。小婴儿不会讲话,常常在吃奶时啼哭,拒绝吃奶,睡眠中常被痛醒而烦躁哭闹不安,部分患儿还有呕吐、腹泻,重症者甚至可以抽风。如果积脓穿破鼓膜,则可看见从耳朵流出脓液,这时疼痛减轻,热度常随之下降,孩子也就安静下来了。 处理 小儿得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要及时到医院诊治。化脓性中耳炎治愈后,穿孔的鼓膜大多能愈合。如不及时不彻底治疗可转成慢性中耳炎,常常影响小儿听力,少数还可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等。 家长要防患于未然。平时要注意婴幼儿体格锻炼、按计划进行预防接种以增强小儿抵抗力;切忌用尖硬物品挖耳朵。患呼吸道感染更应及时治疗。不要平卧喂奶,奶后把孩子抱起放在肩上,拍背使胃里空气排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