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宝宝教育正文

3岁前给孩子数学启蒙,家长最容易掉进这2大误区

举报/反馈

当老师的这些年,我发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如果孩子还在学龄前,妈妈们聚到一起,就会开始讨论英语启蒙的事情;但是一旦孩子上了小学,妈妈们的话题就全是我家孩子数学怎样怎样。

而自从孩子上了小学,陪孩子写数学作业就成了家长每天都要经历的劫难。有的妈妈甚至怀疑这都是当年自己不好好学数学的报应......

常常有妈妈这样跟我抱怨:“明明就很简单啊,怎么孩子就是学不会呢?跟他说了这里要摆4根木棍,就是要摆3根,很难吗?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办了!气得胸口痛!”

其实追本溯源,孩子出现的这些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给孩子的数学启蒙打开方式不对。

我们调研过100多位学龄前孩子的家长,发觉在数学启蒙这件事上,大家都会掉进这两个误区:

误区1:孩子太小,没必要数学启蒙,长大了自然就会

误区2:数学启蒙不就是数数么,我自己也会教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想:对啊,难道不是这样吗?

还真不是。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误区1:孩子太小,没必要数学启蒙,长大了自然就会

为什么不对,因为这不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

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曾经工作的幼儿园,有个叫飞扬的孩子,他的加减运算很厉害,看起来远超过同龄的孩子。

爸爸妈妈也很为此感到骄傲,跟我说:“老师,我家飞扬数学很好。”

于是我给飞扬做了个简单的测试,确实,10以内的加减运算他都能对答如流。

但后来我追问了一句:“你能告诉老师lsquo;2 3=5'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飞扬愣了一下,回答说:“2加上3等于5。”就没有然后了。

这就是学龄前孩子会出现的一个很典型的情况--不理解抽象的数字(2 3=5)所代表的具体意义。

3岁前给孩子数学启蒙,家长最容易掉进这2大误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数学其实是一种抽象的逻辑知识,孩子的思维发展,是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而不是直接就可以获得抽象逻辑思维。

所以,孩子需要先通过「具体形象」来理解抽象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比如说,“3”可以是数量,代表了“3个苹果”;“2 3”代表了“桌上的2个苹果和盘子里的3个苹果”;“2 3=5”代表了“这2个苹果加上那3个苹果,一共有5个苹果”。

在此基础上,孩子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去理解“2 3=5”这个「抽象逻辑」的数学公式。

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跳过了通过「具体形象思维」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这一步,直接去学习抽象的知识,那就无法很好地理解,最后只能变成死记硬背。

这时候,家长以为的“孩子长大自然就会了”,其实并不是真的会了,而仅仅是记住了。

孩子从2岁起,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他们能够借助具体的物体,来理解知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数学启蒙了。

只要尊重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数学才不会成为老母亲心梗的源头。

误区2:数学启蒙不就是数数么,我自己也会教

提起数学,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数数、加减乘除运算,要么就是认图形。

这些其实都是对数学这一学科的认识偏差,数学其实是一个内容和体系都非常复杂的学科。

从知识内容上,我们可以把数学归纳为9个大类:

1、集合与分类,比如:孩子能不能把红色积木放到一起。

2、计数,比如:孩子能不能告诉你桌上一共几个人,一共需要几碗饭。

3、数符号,比如:“5”除了代表“5个苹果”,孩子能不能用它来理解“第5个小朋友”“5号房间”等。

4、量的比较,比如:孩子能不能找到最短的手指头。

5、图形,比如:孩子能不能准确说出各种图形的名称。

6、模式,比如:孩子能不能找到“AABAABAA___”的规律。

7、空间方位,比如:孩子知道“上下左右前后”方位。

8、数运算,也就是常见的加减运算。

9、测量,比如:孩子能不能借助小工具,把积木等距离摆好。

从认知目标上,教育部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做了明确的说明: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关系

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3岁前给孩子数学启蒙,家长最容易掉进这2大误区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件小事--

有一年儿童节,我和孩子们一起装扮教室,把小灯笼挂到教室后排的墙上。但是不管怎么放,灯笼之间的间隔都不一样,怎么看都很别扭。

这时候,有个小朋友给我递来了一个长条形的小积木,说:“老师,可以先拿这个小积木量一下,再挂小灯笼。”

我当时真的感到很惊喜,一个5岁的孩子竟然可以用「数学的思维」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你们看,真正的数学启蒙,不仅能让孩子获得很多知识,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又岂是简单的数数和加减运算能一言蔽之的呢?

上一篇:超酷爸比!林志颖带儿子们逛公园

下一篇:正确添加辅食有助宝宝长牙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

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排队反思)

让孩子拥有一口好牙的方法和必须

正确添加辅食有助宝宝长牙

推荐阅读

如何锻炼孩子的自信心 掌握这几点要则让孩子不再自卑

宝宝的便便里有鼻涕状黏液,这是怎么回事?

有助于增强幼儿记忆力的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