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烦恼。 平时我对孩子管教的非常严格,但只有说的时候能好一点,一转脸就又是老样子。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不是还要继续对孩子进行更严重的管教,甚至体罚呢? 其实这个问题也十分有代表性。 父母们都觉得孩子从小就要严格管教,否则长大了就更加难管,所以当孩子犯了点小错,就会进行严厉的惩罚,如果父母自己的情绪控制不好,还会体罚孩子。 父母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是没有错的,但是方法却有待改进。 本期节目,我们就要来跟大家聊聊,为什么严厉惩罚的孩子,却越管越不听话。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认知不协调,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个人同时有两种不一致的认知时,就会感觉不协调,不舒服。 比如,大家现在都知道熬夜不好,但日常生活中,却避免不了地要晚睡。 一看到那种提倡健康规律生活,熬夜做有害身体健康的宣传,心里就会感觉不舒服,这就是认知不协调。 因为他同时有了两种矛盾的认知:自己每天熬夜,而熬夜有害健康。 不协调怎么解决?有两种途径:一是改变内在认知,比如改变生活规律。另外呢就是增加新的认知,也就是自己找理由,比如:晚睡是为了能让自己有独处的时间;熬夜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等等。这样,他心里就会变得协调了。 那么心理学上的认知不协调和管孩子有什么关系呢? 举了个例子: 孩子喜欢打游戏,爸爸害怕担心他的学业,以及影响视力,不让他打。 只要孩子一打游戏,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惩罚的时候,孩子虽然会听话,但会感觉不协调——一方面想去继续打,但同时又不敢。 这时候,孩子会认为,我之所以没打游戏,是因为怕爸爸惩罚; 这样他就有了外在理由来解释自己的矛盾,但内在认知并没改变,所以他会趁大人不在时继续干坏事。 但如果惩罚很轻微,比如,对孩子说打游戏时间太长错过吃饭时间,就会饿肚子,或者玩游戏会影响视力,将来要带小眼镜……这样既解释了他想打又不敢打的矛盾心理,又改变了他的内在认知(打游戏会饿肚子,打游戏会变近视),他会从心里觉得,打游戏也没那么有意思,慢慢地就不会那么喜欢打游戏了。 心理学家为了证明这个理论,还做了一个实验。 让一群5岁的孩子选几个他们最感兴趣的玩具。 选完之后,研究者对一半的小孩说,这个玩具你不能玩,不然我会生气哦。 而对另外那一半的小孩,研究者就用了非常严厉的恐吓语气,警告他们,要是玩的话,以后我永远都不给你再玩玩具了。 结果一段时间过后,研究者发觉,那些被轻微警告的孩子,觉得玩具没那么大吸引力了。 因为他们慢慢把不玩玩具,归结到自己不太喜欢它们。 而那些被严厉警告的孩子,他们对玩具的兴趣就有增无减。因为他们内心总觉得,自己是想玩的,是大人不许他玩,这样玩具的诱惑力反而更大了。 所以严厉的惩罚,很可能恰好给了孩子外在的理由,强化了他的不良行为。(很多报道都证明了,对监狱里的问题青少年,简单粗暴的管理效果并不好。) 其实奖励也是这样,如果孩子表现很好,(你当然不想让他改变继续表现良好),给他小的奖励,比大的奖励,能让孩子更好地保持表现。过大的奖励,就会让孩子给自己的好表现,有了外部理由,也就是为了奖励了。这其实对孩子是有害的。 资源来源:微信公众号 徐弃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