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当老师的朋友给孩子们上了这样一堂别致有趣的课。 那天下午是三年级的团体心理辅导课,她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说说自己的感受。她给孩子们说的第一句话是:“你真聪明,你真棒,老师非常喜欢你,你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说完她问:“孩子们,你们听后什么感受?” 小A同学说:“很高兴,很开心,感觉特别有精神。”说着她的小嘴儿已经笑得合不拢了。 小B同学说:“特别激动,真的觉得自己很棒。” 小C同学跟大家的感觉一样。 最有趣的是可爱的小D同学,他说:“我刚才还觉得自己这儿有点疼(说着摸着他的心口处),现在一听这句话立刻不疼了。” “哈哈,哈哈……”孩子们都笑了,她也笑了,小B同学冒了一句:“这话还能治病啊。”小D同学一脸认真地说:“我说的是真的,现在这地方真的不疼了。” 我点点头,说:“歌颂的语言就像一副良药,像阳光,可以给人以温暖、勇气和力量,真的能够医病。” 小E同学最后说:“我喜欢听这样的话。”孩子们笑了,都说很喜欢、很愿意听这句话。 说第二句话之前,为了营造一下气氛,我故意先设问:“老师还有一句话,你们愿意听 吗?” 孩子们都睁大了眼睛看着我。我停顿了一下说,第二句话是:“你真笨,你真没用,谁 都比你强,你一点用都没有,我不喜欢你!”我说这句话时,故意带着轻蔑的语气与鄙视嫌弃的神色。我的话说完,孩子们都惶惶然地看着我,我也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们,他们都愁着脸不说话,胆怯、恐惧慢慢弥漫上他们的脸上,随后,他们的表情渐渐变得越来越痛苦,有的孩子甚至把头深深地埋到课桌上…… 空气凝固窒息了一样。我打破了僵局,问:“你们听到这句话是什么感受?” 孩子们都摇着头说:“不想听,听了很难受。” 我接着问,“如果有人,比如爸爸妈妈,对你们说了这样的话,你们准备怎么面对?如果你们整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们的心情如何?” 孩子们继续低着头,个个默默无语。 这时,一个小女孩儿F低着头,小声说:“我爸爸妈妈以前都经常这样说我。”我走过去摸着她的头说:“那现在呢?”她抬起头笑着说:“老师你和我爸爸妈妈沟通几次后,现在他们不这样说了。” 孩子们的反应给了我很大真的震撼,听着孩子们真情的表达,我深切也感受到了这两句不同的话给孩子带来的巨大反差的内心体验。一句话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一句话可能如春天来临一样,给予孩子们萌芽、强壮成长的阳光、雨露、春风及润泽的土壤,也可能是严冬,带来冰雪风霜,天寒地冻。 语言的伤害有多大?我们无法用数字来估量。“嘴下不留情”的父母生活中随处可见,孩子的成绩老师很差,你急了就骂他;孩子的画画画班不好好上,你心疼昂贵的学费,狠狠地责备他;孩子的作业写不完了,你骂他不专心……这些伤害的背后,其实我们都是父母浓烈的爱,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是,当父母的爱过于功利急切的时候,便选择了错误的方式,以为激烈地刺激就是动力。 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犯错他的权利。 没有孩子喜欢被父母责骂、鄙视。你可以换位感受一下,如果你被亲密的人责备、唾弃、鄙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当这种感觉产生时,你想干什么?孩子的心就是一块等待开垦的田地,父母的伤害性语言既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而且也容易对孩子让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从而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投射下难以消除的阴影。爱,阳光,温暖和微笑是孩子幼小生命成长的养分,作为父母,需要给予孩子的是这些,应该是孩子成长的营养之源,而不应该恰恰相反。如果您真的爱孩子,请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嘴下留情,多给孩子的内心播种善良的种子吧! |